【盛放·40年家国】你不知道的另一个吉林:从“大通道”到“全新插电混”的长春公交车 吉网原创-第一新闻 梁欢欢 2746406
有思想 / 有温度 / 有品质
【盛放·40年家国】你不知道的另一个吉林:从“大通道”到“全新插电混”的长春公交车 吉网原创-第一新闻 梁欢欢 2746406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第一新闻 > 吉网原创

【盛放·40年家国】你不知道的另一个吉林:从“大通道”到“全新插电混”的长春公交车

有轨电车从主要出行工具到“长春市二级文物保护单位” 他们见证吉林发展

2018-10-16 15:51 | 来源: 中国吉林网

  交通兴,百业兴。

  改革开放四十年,长春市城市公交建设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城市公交不断发展壮大,车体环境逐渐改良,乘客素质不断提高也使得公交企业服务意识不断增强。正是我们一代又一代人的不断努力,成就了今天“车在路上走、人在画中游”的美好画面。

  公交车从“大通道”到“全新插电混”

  冬天有暖风,夏天有冷气。

  这已经逐渐成为长春城市公交的”标配“。

  从“冬冷夏热”到“冬暖夏凉”,从“四处通风”到“干净整洁”,长春城市公交经过不断的更新换代,一代代公交人不断努力,才成就了今天的景象。

  计利臣,今年50岁,名副其实的“老司机”,从业已有30年。他见证了长春公交的不断发展。

  “‘大通道’这是最早的那种公交车,不知道你们年轻人见没见过。”

  计利臣说的这种“大通道”公交车现在基本已经看不到了,整车分为两节车厢,中间位置用“胶皮”连接在一起。

  “当时条件非常苦,很多车车窗都没有了,一路上满车都是灰尘。”计利臣说,当时的公交车里根本没有几个座位,乘客都是站着,乘车的人非常多,夏天热,冬天冷,驾驶位置挨着发动机,烤得人受不了……

  多年来,经过公交车的不断更新换代,当年的“大通道”变成了如今的“全新插电混”,乘客坐着舒服,司机开着也得劲了。“全新插电混”是计利臣开的第四辆公交车。

  54路从巅峰时期“6条运营线路”到“长春市二级文物保护单位”

  说起54路,它对长春人的影响是很大的,它在我们眼里,不仅是交通工具,也是一个时代的见证。

  长春公交集团电车公司座落于长春市绿园区春城大街2410号。有着70多年历史的有轨电车,见证了长春的发展历程,也代表了城市文明进程的渊源文化,已成为春城流动的靓丽风景线。 

  长春市的有轨电车线路始建于1941年4月,同年11月1日正式通车营运,这便开始了长春市的有轨电车历史。这两条线路分别是:1号线长春站发往抚松路方向的;2号线西安大路发往红旗街方向的。

  1955年9月成立了长春市电车公司。1960年是有轨电车发展顶峰时期,当时拥有6条运营线路和88辆有轨电车车辆。运营里程长达52.63公里。

  随着城市发展,有轨电车线路被相继拆除由汽车替代,到1996年5月长春市仅剩54路一条有轨电车线路(包括55路延长线)。

  2005年,54路有轨电车被长春市政府评为长春市二级文物保护单位。

  “现在54路对于大家来讲是非常有感情的,很多外地游客来长春,都会专门来乘坐一下有轨电车,可以说这是我们长春的一道亮丽风景线了。”电车公司54路车队党支部书记宫秀萍介绍,长春有轨电车历经2005年、2006年、2008年、2012年多次改造,使电车公司不断发展壮大,面貌焕然一新:车辆车况更新改善、线网轨道技术改进、场院场站建设完善。有轨电车车型由最初的200型、300型、400型、500型、600型、700型、800型、8000型直至现在使用的900型,车辆逐步升级,设施设备功能逐步健全,更加人性化、智能化。

电车公司90年代活动照.jpg

电车公司90年代召开班前会.jpg

电车公司90年代活动照.jpg

有轨电车200型车辆.jpg

有轨电车400型车辆.jpg

有轨电车老长春号.jpg

  乘客从车上吸烟到自觉排队上车

  四十年来,长春城市交通,不仅车辆车型、车内设施环境不断变化着,乘客们的素质也不断在提高。

  “原来车上吸烟、随地吐痰,在公交车上是非常常见的,根本就管不了,跑一圈车厢里垃圾能收两桶。”计利臣说,当时不仅乘客存在问题,就是公交司机也是一样,很少人有主动服务乘客的意识。

  今天,这些行为早已经看不到了,不论任何时间段,排队乘车已经成为我们的习惯,主动给老弱病残让座也成为我们“应该做的”了。乘客素质逐步提高,公交服务人员也在不断提高着自身服务意识。

有轨电车500型车辆.jpg

有轨电车700型车辆.jpg

有轨电车700型车辆.jpg

有轨电车700型车辆.jpg

有轨电车700型车辆.jpg

  红旗街从“小平房”到长春最繁华的商圈位置

  红旗街,长春最繁华的商圈位置之一,谁能想到30年前这里还是小平房。

  “现在的红旗街多繁华,车水马龙,我刚工作那会,周边都是小平房。”计利臣说,从这个方面来说,他们这些老司机也见证了长春城市的不断发展,从土路到现在的柏油路,从满地的小平房到今天的高楼林立,说明长春也在不断发展壮大。

  “那会春城大街周边还都是农地呢,根本没有现在的这些高楼。”

  说起长春城镇的变化,宫秀萍也想起了刚工作那会,54路沿线的路边景象。不禁感慨,这些年来长春城镇发展的迅速。

GQX_0075.JPG

GQX_0118.JPG

  中国吉林网 吉刻APP记者 吕孟阳 摄影 罗浩 王涛 摄像 李昊洋

编辑: 梁欢欢 吉网新闻热线:0431-82902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