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你中国》吉林省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电视文艺晚会观众好评不断 吉网原创-第一新闻 王韬 2969855
有思想 / 有温度 / 有品质
《我爱你中国》吉林省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电视文艺晚会观众好评不断 吉网原创-第一新闻 王韬 2969855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第一新闻 > 吉网原创

吉祥吉林 盛世欢歌

《我爱你中国》吉林省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电视文艺晚会观众好评不断

2019-09-28 23:09 | 来源: 中国吉林网

  我爱你中国 ,这是祖国儿女对母亲最深情的告白。我爱你中国 ,这是神州大地绿叶对根的情意。最美的歌声伴着秋月丹枫,为祖国母亲送去祝福与喜悦。最暖的回忆穿越时间长河,看岁月芳华留驻初心与感动。

  9月28日晚20点,《我爱你中国》吉林省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电视文艺晚会在吉林广播电视台卫视频道播出,晚会播出后,引起社会各界的强烈反响,观众好评不断。

  致力创新   亮点纷呈

  《我爱你中国》晚会全程2个多小时,筹备了90多个日日夜夜。在省委宣传部的精心指导下,吉林广播电视台领导带领晚会创作团队以高涨的创作激情全身心投入、忘我工作,可以说在异常紧张的策划和落实中,晚会主创人员都是在日以继夜、废寝忘食的状态下度过。《我爱你中国》晚会所带来的深沉厚重的思想内容、丰富多元的艺术表现形式、超越想象的前沿科技手段,为观众带去惊喜与震撼、回味与感动、欢欣与鼓舞、振奋与希冀,令人耳目一新、深切动容。这场晚会是吉林省为新中国70华诞献上的一场深情唯美的视听盛宴。

  本台晚会最大的创新之处,在于突破了以往类似晚会采用编年体形式铺展全篇的做法,而是让每个篇章都跨越70年,蕴含70年,线条自然流畅,感情真挚饱满,集中展示了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吉林省在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社会事业、生态建设等各方面的历程及成就,梳理重要时间节点,回顾重要发展事件,充分展现吉林人意气风发、蓬勃向上的精神风貌,真切表达迎接新中国成立70周年的热情与喜悦,传递追求收获幸福美好生活的感受与希冀,抒发“我爱你中国”的深切动人情感。

  晚会共分为序曲、四大主体篇章、尾声六大部分,其中主体篇章以共和国的历史发展脉络和吉林的历史发展脉络作为切入。第一篇章《岁月如歌》,主要展现吉林省70年发展的时代记忆、时代情感。第二篇章《信仰之光》,重点呈现新中国成立70年来吉林省涌现出的英雄模范、时代楷模及其他代表性人物,展现70年来吉林发展的不平凡历程。第三篇章《时代使命》,重点讲述70年来、特别是近七年来,吉林省工业、农业、科技发展的成果与梦想,同时展现习近平总书记对吉林省工业、农业和人民生活的殷殷关怀与期盼。第四篇章《幸福吉林》,重点展现吉林省70年来、特别是近七年来,民族事业、社会事业、生态旅游发展的重要历程及成果。

  晚会从策划到呈现,从内容到形式,可以说是亮点频出。作为全省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最重要的文艺献礼作品之一,晚会致力于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的有机统一,为观众带来一场文艺史诗般的盛宴。晚会总导演、吉林广播电视台大型活动中心主任李冬冬介绍说,此次晚会在主题立意上通过对吉林可爱家乡70年发展的梳理、回顾与展望,通过对吉林精神、吉林符号、吉林大美的深度挖掘呈现,激发人们更深的故土情、自豪感与奋斗激情;在风格定位上通篇呈现出昂扬向上、气势恢宏、史诗气质、艺术唯美的鲜明特质;在呈现手法上更是通过新颖别致的舞美造型,深情动容的怀旧环节,台上台下互动式演唱。巡游式歌舞表演,美到极致的地域特色节目,多种前所未有的晚会呈现手法烘托出喜庆热烈的节日气氛。

  对于晚会的节目设计,李冬冬更是如数家珍,她说,本次晚会节目最突出的元素就是原创 吉林,比如器乐类节目中,由我省走出的两位著名演奏家——小提琴演奏家刘云志、青年琵琶演奏家赵聪担纲重任,刘云志携70人小提琴团队深情演绎了《共和国之恋》;赵聪在美轮美奂的冰雪情境中,奉献天籁乐音《冬之韵》。再比如在观众中引起强烈反响的情景演绎《到祖国需要的地方去》和情景诗朗诵《一封家书》,分别为纪念著名的“中国天眼之父”南仁东和“红色理论家”郑德荣而专门创作,故事生动感人、作品精心打磨,表达着对榜样人物的敬意与深情,也传递出时代信仰的强大力量。而原创歌曲《吉林吉祥》等展现新时代吉林风貌的优美旋律,则宛如行云流水般表达着千万吉林人民对吉林深沉的眷恋之情。“晚会播出后,很多观众给我们打电话,都说《吉林吉祥》这首歌词境优美,曲风昂扬,朗朗上口,还是咱吉林的歌好听!”李冬冬兴奋地跟记者说。

  此次晚会在演艺团队组成上也打破常规,放开视野,集合省内最顶端的文艺演出和创作团队,为观众奉献了一场视听盛宴。仅吉林艺术学院就动员校内舞蹈学院、戏剧影视学院、新媒体学院等200多名师生参与晚会节目创作与演出,从学校领导到普通学生,都付出了巨大的心血。无论是歌曲的优美伴舞,还是舞蹈《玉米大地》的精彩呈现;无论是庞忠海老师在《我爱你中国》中的深情献唱,还是合唱歌曲《歌唱祖国》的气势磅礴,都表达了吉艺师生的赤诚爱国之情。而学院的原创节目,像新媒体学院承制的器乐节目《冬之韵》的惊艳视觉,戏剧影视学院在《一封家书》情景诗朗诵中的精彩演绎,无不展现了吉艺人的青春之光,呈现着新时代大学生爱国爱党爱人民的浓浓深情。

  主题清晰  脉络分明

  大屏幕播放着上世纪1949年10月1日,毛泽东主席在天安门城楼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激动人心的画面,晚会拉开了第一篇章《岁月如歌》。吉林市歌舞团表演的舞蹈《解放•红旗》向人们展示:“解放”“红旗”的诞生,记录了一个时代的功勋、一段历史的辉煌,开启了中国民族汽车工业的崭新篇章,书写下吉林的骄傲与自豪!国家“一五”计划期间,以汽车、化工为代表,吉林大地奏响了大气磅礴的工业交响,“共和国长子”为新中国完成了多项工业的光荣奠基,为国家经济建设做出了巨大的历史性贡献。

  而与工业辉煌交相辉映的是长春电影制片厂以艺术写就的时代华光。家喻户晓的长春电影制片厂是新中国电影的摇篮,它所生产的众多脍炙人口的经典影片与经典电影歌曲,记录了时代的发展轨迹,在岁月中留下温暖而闪亮的回忆。长影电影歌曲联唱节目《流金岁月》让人们在熟悉的旋律中,共同回味那段共和国难忘的文化流金岁月,而《流金岁月》演出结束后,几位长影老艺术家出人意料地出现在了晚会的舞台上,更是给现场观众带来了惊喜。他(她)们是电影《刘三姐》的女主角黄婉秋,电影《吉鸿昌》里的“党代表”扮演者李瑛,电影《保密局的枪声》《苍凉后土》的编剧金德顺,在电影《我们村里的年轻人》中扮演“孔淑贞”的金迪,在74版电影《平原游击队》中李向阳的扮演者李铁军,在影片《达吉和她的父亲》中扮演“达吉”的陈学洁。这几位老艺术家中最年轻的李铁军68岁,最年长的金迪已经86岁。这些可敬的老艺术家们是长影电影艺术的瑰宝,他们共同开创了长影历史的辉煌,也代表着长影的精神与风骨,更昭示长影弘扬红色文化基因、圆梦新时代的美好前景。

  新中国成立70年来,吉林这方沃土,涌现出无数推动时代历史发展的杰出人物。在第二篇章《信仰之光》中,短片《祖国有我——榜样》记录着让历史深深铭记的“中国光学之父”王大珩、“小巷总理”谭竹青、“新中国地质学之父”李四光、“知识分子的优秀代表”蒋筑英、“中国量子化学之父”唐敖庆、“中国两弹之父”朱光亚、“时代楷模”黄大年、“中国天眼之父”南仁东、“红色理论家”郑德荣……他们因信仰而执着、因热爱而眷恋、因梦想而奋斗。

  岁月的长河里,总有一些精神令我们永远铭记,总有信仰的力量激励我们奋勇向前。

  情景剧《到祖国需要的地方去》告诉了人们“中国天眼之父”南仁东,以信仰锻造传奇的一段鲜为人知的故事。南仁东将毕生的目光投向了广袤的宇宙,黄大年则孺子牛般俯身地球。科学家不一样的探索领域,却是一样的极致追求。2009年,我国著名地球物理学家黄大年毅然放弃国外优越条件回到祖国,回到母校吉林大学,带领团队创造出了多项“中国第一”,填补了国内多项技术空白。“心有大我、至诚报国”,是黄大年一生的写照。他以对祖国的忠诚信仰成就了中华赤子爱国奉献的一生……傲日其楞以深情演唱的歌曲《承诺》致敬黄大年——生命的起落,都是朝向母亲的执着,这是赤子永恒的承诺。

  一个人的生命如此厚重,因为他将信仰融入一生。郑德荣,我国著名的中共党史专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的重要开拓者和奠基人。他的一生专注于追求、信仰马克思主义,专注于研究、宣传马克思主义,将一生执着奉献给信仰、奉献给党的教育事业,成为“红色理论家”和立德树人的师德典范。晚会上,人们共同聆听郑老生前最后一次对红色信仰的传播。陈铎朗诵的《信仰的力量》似重鼓敲击着人们的心扉。喻越越、汤非演唱的歌曲《信仰》更是动情歌唱着人类伟大的情操。

  70年前,在那个激情燃烧的年代,一代人将青春与汗水融铸进共和国的朝阳,锻造了吉林老工业基地史诗般的传奇。物转星移,新时代的太阳正热情照耀,吉林老工业基地振兴再展豪情。刘烨、鲁诺、李泽宇演唱的歌曲《时代号子》《我奋斗我幸福》,展现了振兴发展中的吉林肩负起新时代的使命,激情的奋斗者,正和着新时代的号子,大步向前。

  晚会第三篇章《时代使命》播放的短片《祖国有我——科技》回顾了从新中国第一台激光器、第一辆地铁列车,到第一颗商用遥感卫星“吉林一号”,吉林科技始终走在时代的前沿,占据着创新高地、引领着时代步伐。吉林科技创新步伐进一步加快,越来越多的重大科技成果成为国之重器、国之利器,彰显了中国气度,代表着中国高度。一首《赞赞新时代》,用振奋人心的歌声,演绎出吉林人在新时代勇于创新、勇于拼搏的决心和力量。

  新时代的吉林,是拥抱绿色梦想的吉林。载着绿水青山的梦想、踏着缤纷四季的欢歌,吉林儿女正续写自然生态的传奇……大型民族器乐歌舞表演《喜庆的日子》用民族的欢歌,唱出了吉林人幸福生活的欢畅。

  “全面小康一个也不能少”,2015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到延边视察时曾强调。总书记坚定温暖的话语让我们感受到了中国共产党全面实现小康的信心与决心。在晚会第四篇章《幸福吉林》中,短片《祖国有我——第一书记》回望在过去的几年中,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带领下,吉林省认真贯彻党中央决策部署,坚持把脱贫攻坚作为重大政治任务和第一民生工程,凝心聚力,奋勇担当,全省脱贫攻坚迈出了坚实步伐、取得了决定性进展。目前,脱贫攻坚决战正酣,第一书记们正勇赴“第一担当”!他们始终勇往直前、永争第一,他们已经成为了脱贫攻坚战中“最可爱的人”。幸福的路上,一个都不能少!

  北方大地上的人们,永远割不断 “冰雪情”。创意乐舞《冬之韵》、歌曲《雪恋》,让观众在美妙的乐舞中,体味了极致的冰雪之美。

  在歌曲《放眼新时代》中,晚会进入尾声。伟大的岁月,风雨航程,壮丽70年,我们共同见证,奋斗新时代,吉林将再展宏伟蓝图。最后,在全体齐唱《歌唱祖国》的歌声中,晚会完美落幕。

  凝聚力量  奋斗前行 

       晚会播出后,收获了如潮好评,观众纷纷通过各种方式表达自己对晚会的喜爱。

  省直机关系统的张鹏表示:“晚会表达出了一种独特的文化气质和家国情怀。节目以新颖的叙述方式、温暖的主题表达,让我们深受鼓舞和感动。历经70年,吉林这片黑土地上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红旗轿车、轨道客车、‘吉林一号’卫星等越来越多的‘吉林符号’正闪耀在神州大地,跃动世界舞台。吉林振兴发展所取得的巨大成就值得我们每一个吉林人骄傲。”

  吉林大学教师刘佳宁说:“晚会的主题鲜明、内容丰富,让我们深深体会到了一种吉林精神。晚会节目带着我们回顾了南仁东、黄大年、郑德荣等这些曾经生活在我们身边的杰出人物,他们为祖国和吉林的发展树立了时代的榜样,我为吉林拥有这样杰出的时代榜样而自豪。”

  吉林某农民合作社的张润玉说:“晚会的舞蹈《玉米大地》、歌舞《走在小康路上》让我们心潮澎湃,我们农民的事业越来越好干了,生活也越来越富足了,相信,我们一定是走在小康的路上。”

  长春某旅行社领导崔涛说:“看完晚会之后,我的心情非常激动,我为出生在这样一个伟大的时代而感到幸运。尤其是晚会中呈现的那一幅幅生态美景,彰显了生态吉林的魅力,我们生活这样一个如诗如画的地方,感到非常幸福。近年来经过旅游业的转型升级,冰雪旅游业的发展越来越好,我们的生意也更好做了!我相信,在党的领导下,吉林的明天一定会更好!

中国吉林网  吉刻APP记者  于洋

编辑: 王韬 吉网新闻热线:0431-82902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