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8日,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崔树森院长、高继成书记等院领导在中心院区10号楼第二会议室召开远程视频会议,连线慰问该院前线援武汉医疗队和南湖院区重症医疗队全体队员。会议由该院郭彩霞副院长主持,相关临床科室主要负责人及部分职能科室负责人参加此次会议。
会上,高继成书记表示,在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中,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三批前线援武汉医疗队和南湖院区重症医疗队的全体队员,舍小家顾大家、视病人如亲人,用生命和汗水诠释了白求恩精神,谱写了一曲可歌可泣的抗疫赞歌。通过所有医务工作者的共同努力,这场没有硝烟的抗疫战斗即将取得全面胜利。在这最后的“大决战”中,医疗队要继续发扬连续作战的精神,继续做好四个“坚”——坚定白求恩理想信念、坚信战“疫”终将取得胜利、坚持三院“仁心良术”的优良传统、坚守精益求精的岗位职责,继续保持清醒、咬紧牙关、再接再厉、坚持到底,把医疗救治工作摆在第一位。
远程视频连线中,中日联谊医院第一批援武汉医疗队队长韩志峰、护理副队长刘启迪就前线的医疗及护理工作做了介绍,目前医疗队整建制接管的武汉同济医院中法新城院区共收治患者109人,其中治愈出院95人,工作成果获得了医疗同行及患者的一致好评。
作为第一批最早进入隔离病房的队伍,医疗队以自身的专业性结合实际特殊工作情况,总结出了一套适时、高效、全面、严谨的工作方法——“四式工作法”,即“闪电式”部署全覆盖、“地毯式”培训全覆盖、“过筛式”诊疗全覆盖、“拉网式”护理全覆盖。通过特色医疗护理工作法,有力保证了在确保前线医护人员医疗安全、防控到位的同时,使我医疗队疗区的患者群体得到最高效、最全面的诊治。
作为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第二批援武汉医疗队的队长,刘天戟副院长在视频连线中表示,医疗队以自身的专业性结合同济医院中法院区B7东疗区接受治疗的59名患者的临床特点,归纳总结出了一套在发热病房隔离疗区工作的最优流程方案,在消耗最低限额前线物资的同时,使该院疗区的患者群体得到最高效的诊治。
截至目前共收治重症患者59名,其中治愈出院34名,8例危重症患者及5例无创呼吸机使用者经治疗现已全部好转。现余住院患者20人,并计划在三日内全部清零。
护理组长伏鑫在发言中表示,第二批医疗队的12个护理小组始终坚持“以病人为中心”的护理理念,针对每一位患者都制定了详细的、特色护理方案,保障了患者及时、精准、连续、全程的护理,切实保证消除了患者的紧张情绪,拉近了医患间的彼此距离。
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第三批援武汉医疗队队长,屈冲在发言中表示,医疗队所在的金银潭医院为武汉市重点防疫区域。面对感染患者数量多、患者病情较重且复杂的困难,医疗队员凭借敏锐的观察病情变化、综合分析的能力和熟练的专科护理操作技术,第一时间适应并熟悉了所在金银潭医院疗区的患者情况及救治环境,知重负重、果敢前行,截至目前共收治患者57人,治愈出院28人。
南湖院区重症医疗队队长霍鹏飞及林桂波护士长表示,中日联谊医院作为接收新冠肺炎危重症患者最早、最多的吉林省定点医院,积极响应、全力救治,充分体现了作为公立医院中“国家队”的使命担当。共收治危重症患者5名,现全部治愈患者均已出院,圆满完成任务。
崔树森院长对该院援武汉医疗队、南湖院区重症医疗队所取得的突出战绩给予了充分肯定,对全体医疗队员日以继夜地奋战在抗“疫”一线表示了高度赞扬,对大家克服的重重困难和承受的巨大压力表示了崇高敬意,对全体医疗队员家属默默无闻的支持和理解表示了由衷感谢。
“你们以生命危险为代价,用对祖国和人民的赤诚之心谱写了抗疫战线的壮丽史诗。这是无价的珍贵,这是用什么也无法衡量的高贵。”最后他表示,医院将一如既往大力支持医疗队抗击疫情工作,一如既往全力提供一切所需物资支援,一如既往为大家解除后顾之忧。医院院领导及全体教职员工期待大家在取得全面胜利后平安凯旋。
视频连线后,正在一线奋战的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的队员们都信心满满,不获全胜,绝不收兵。
“通过与我院后方的连线,领导们一番讲话让我信心倍增,干劲十足,我也有信心带领这支医疗队,在白求恩的精神感召下,在医院精神的鼓舞下,坚持到战疫的最后时刻,疫情不退,我们不退。” 刘天戟副院长说。
伏鑫在视频连线后激动地说:“后方的领导对我们也是十分关心,时刻惦念着我们医护人员的思想动态和工作动态以及身心状态,相信,有医院后方最为坚实后盾,我们也没有了后顾之忧,大家都倍感温暖,备受鼓舞,我们也会记住领导的嘱托,继续投入到救治工作当中,继续完成支援武汉任务,诠释三院人的风骨,展示吉林人的风采。”
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呼吸科王先文在接受视频连线后,也表达了自己内心的真实感受。他说:“后方一直对我们非常惦念,感谢院领导的关怀,疫情不退,我们不退,而且在前线团队也在一线的请战书上都按下了手印,继续投入到救治患者的工作中,坚决打赢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
吉林省融媒体武汉报道组记者 越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