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3日清晨,早高峰出行的市民朋友可能注意到了,长春上空的能见度变得很差,空气质量直线下降,甚至能闻到空气中刺鼻的烟味。据中央气象台发布的公报,东北区域未来一周,区域大气扩散条件较好;受秸秆焚烧影响,区域中南部夜间至早晨时段有轻度霾,局地中度霾。此前,在4月10号,长春城区雾霾指数突破300大关,最高峰值达到340,属于严重污染范畴。
中国吉林网通过生态环境局的官方网站,看到空气质量发布平台:AQI,也就是空气质量指数,通过趋势图可以看出,上午8时为污染最严重时刻,PM2.5峰值达到600。中午12时之后PM10和PM2.5均降到200以下,转为轻度污染,污染指数105。13日长春空气质量属于重度污染,AQI 446,PM2.5(细颗粒物)446,全国排名674/679,PM10(可吸入颗粒物)274,CO(一氧化碳)22,NO2(二氧化氮)62,O3(臭氧1小时平均)6,SO26。
通过长春市各检测点实时数据显示,截至中午13点,重度空气污染地区为甩湾子,轻度空气污染地区为高新区管委会、经开区环卫处、净月潭、客车厂、食品厂、邮电学院、园林处。岱山公园、劳动公园空气质量良好。
中国吉林网致电气象台,杨秀峰副台长表示: 由于夜间长春市偏南风较小(1-2级),相对湿度稍大(25-60%),同时近地层有弱的逆温,气象条件不利于空气污染物稀释扩散。目前何种原因造成空气污染、能见度低还未有确切的官方答复,中国吉林网将持续跟进重霾污染问题。在此提醒广大市民:13日长春空气质量较差,老人、儿童等体弱者应加强防护,外出佩戴口罩等;运动爱好者尽量选择在室内运动。
中国吉林网 吉刻APP记者 李墨
图片来源于网络
编辑: 鞠华军 吉网新闻热线:0431-82902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