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吉林省森林公安局松江河森林公安分局在吉林省森林公安局的坚强领导下,以创建最安全省份为核心,结合区域特点和森林公安职能,坚持主动出击、打防结合、综合治理的原则,加强与当地林业部门的协同配合,合理统筹多方森林资源保护力量,将公安户籍管理工作模式应用到森林资源保护领域,探索实施“一林一警”工作机制,实现了乱砍盗伐林木、乱捕滥猎野生动物、私垦蚕食林地、森林火灾等案件显著下降,森林资源的生态效益、社会效应、经济效应逐年增长的工作目标。
结合林区形势 探索“一林一警”
松江河国有林区地处吉林省长白山旅游核心区、野生动植物重点保护区、森林防火高危区和生态移民居住区,地理位置十分特殊,生态资源保护工作事关长白山地区生态建设和经济发展。2018年末,松江河林业局对森林资源管护职能进行了调整,实行森林资源网格化管理的“三级林长制”,为提升共同保护辖区生态资源的履职能力,松江河森林公安分局主动应对林业局改革转型带来的新情况、新问题,大胆探索生态资源保护新模式,将森林公安派出所民警的职责和职能与林长相对接,在派出所设置14名“警长”,将林长负责的责任区作为警长的警务区,每名警长带领1至2名警员平均管辖1万余公顷森林资源,负责警务区内的涉林、涉猎、涉地违法犯罪的打击、森林火灾案件的查处、野生动物保护、森林资源基础数据采集等工作,与林长信息共享形成合力。
完善工作机制 守护资源安全
为推进“一林一警”工作机制扎实开展,分局针对在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先后制定了信息公开、定期报告和奖惩等制度,不断对工作机制进行完善,优化了工作措施,达到了预期工作实效。一是加强基层基础工作。林区派出所运用公安户籍“一标三实”的工作模式对森林资源进行管理,在各警长警务区规范建立10项基础工作档案,将警务区内重点林木、野生动物种类和数量、森林植被、森林防火风险点等信息录入自主研发的派出所基础工作平台,并由警长对相关数据进行实时更新,实行“一林一档”电子化管理。定期对各警长进行“四知四熟悉”考核,使每名警长都能够做到对责任区内的森林资源情况清、底数明。同时,各警长将自己的姓名、手机号码、微信二维码、工作职责等信息,在林业局“三级林长制公示牌”中一并向社会公开,自觉接受监督。二是开展联防联控工作。定期召开由林业局三级“林长”和公安分局局长、派出所所长、各位警长参加的联席工作会议,通报工作情况、分析工作形势、部署工作任务,做到信息互通、资源共享。各警长与网格长适时组织开展联合执法,对责任区进行巡山踏查,切实提高森林生态保护实效。三是发挥群防群治力量。各警长组织辖区老党员、村干部、动物保护志愿者等成立义务联防队参与生态资源保护,经常性组织开展“保护森林、关爱野生动物”等活动,对林区群众进行林业法律法规和森林防火宣传教育。同时,各警长建立森林生态保护微信群,对辖区居民进行信息网络覆盖,形成群防群治的大工作格局。
发挥引领作用 打造品牌典范
“一林一警”工作机制实施以来,松江河国有林区生态资源保护形势持续向好,实现了“生态好发案少”的显著成效。今年年初,松江河森林公安分局党委根据形势变化,科学谋划,以“一林一警”工作机制为发轫,大力推进“枫桥式森林公安派出所”创建活动,充分发挥“一林一警”工作机制在调解涉林纠纷、处理沟系承包业主违法经营、解决林农矛盾等工作中的突出作用。各林区派出所根据本辖区区位特色,总结提炼大力进行推广,固本强基补齐工作短板,整体推进生态资源保护与警务工作和社会治理深度融合,迅速形成了以点成线、以线成面的良好态势。
随着“一林一警”工作机制的探索推进,松江河林区涉林案件数量由2017年的314起减少至2019年的97起,同比下降69.1%,且未发生过森林火灾及重大非法狩猎案件。随着自然生态的不断好转,素有鸟类活化石、生态试纸之称的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中华秋沙鸭的种群数量逐年增多,已经成为松江河林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和享誉中外的生态名片。尤为可喜的是,辖区居民崇尚自然、尊重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已形成普遍共识。
中国吉林网 吉刻APP记者 曹逸群 通讯员 张楠 王传海 张树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