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长春航空展|独家揭秘航展筹备背后:这是一场为长春提气的盛会! 吉网原创-第一新闻 王韬 3623971
有思想 / 有温度 / 有品质
聚焦长春航空展|独家揭秘航展筹备背后:这是一场为长春提气的盛会! 吉网原创-第一新闻 王韬 3623971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第一新闻 > 吉网原创

聚焦长春航空展|独家揭秘航展筹备背后:这是一场为长春提气的盛会!

2022-08-29 11:51 | 来源: 中国吉林网

  自8月26日,2022年空军航空开放活动·长春航空展开幕以来,火爆程度连日递增。据统计,仅27日,现场参观航展的人数就达到10万余人。

  如此受“航空迷”热捧的航空文化盛宴,在筹备、执行的背后,有着怎样不为人知的故事?

  8月27日,中国吉林网记者对话本届航展筹备执行单位吉林长发旅游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党支部书记、董事长王涛,独家揭秘。

  “这场航展,长春准备了两年,而经历了疫情考验的长春也需要用这场航展来提气!”

  提起航展的筹备,已经连续奋战一个多月的王涛,不由感慨万千!

  “航展从8月26日至8月30日,虽说只有短短五天时间,但从提议航展到航展开始,却历时了两年。个中不乏一波三折,步履蹒跚。”

  王涛介绍,实际上,早在2021年,长发集团已经接到航展的执行、筹备任务。因有2019年执行办展的经验,在策划布展方面难度并不是很大。去年基础设施建设部分基本完成。受疫情影响,原定于2021年9月1日—5日举办的“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空军航空开放活动·长春航空展”延期至2022年8月26日—30日举办。因此,本届航空展搁置了一年。

  今年,长春经历了一场严峻的疫情考验,各行各业都受到不同程度影响。可以说,目前,长春需要这样一场盛大的活动,来提振信心。

  一场如此大型的盛会,背后注定是数不尽的责任与担当。

  王涛表示,作为此次航展的执行单位,长发集团肩负着光荣使命。今年,在长春航空展组委会的领导下,市发改委的统筹部署下,长发集团根据航展筹备机构的职责分工要求,精心组织7个工作小组,努力将本届航展打造成一届更安全、更圆满、更精彩的蓝天盛会。

  今年7月,筹备工作再次启动。

  新增展馆、更改展馆主题,多次召开军民航专题协调会,确保航展期间服务保障顺畅、安全,以及疫情防控等级升级调整防疫措施……航展工作千头万绪,虽然是接续工作,但实际操作起来并不轻松。

  王涛介绍,从7月17日开始,施工队陆续进入现场,在近一个月的工期内,总布展面积14万㎡,其中室内展区1.9万㎡,搭建的分别是吉林主题馆、航空工业馆、中国民航无人机馆、航天科普馆、沉浸式体验馆、空军主题馆。

  那么,本届航展的亮点在哪?

  王涛告诉中国吉林网,2022年空军航空开放活动暨长春航空展以“打造空军宣传新品牌、走出吉林发展新路径、擦亮长春‘航空城’新名片”为目标,以军民融合发展为主线,以突出军民共建、空天文化为导向。今年,新增加了航天科普馆、文创区、2022架无人机表演等,让展会内容更加丰富。

  与2019年航展相比有何不同?

  “沉浸式体验更多了!”

  王涛说,相比2019年,今年的航空展由于展馆规模更大,内容更丰富,更多地增加了航空爱好者能参与的项目,从航空科普知识展示、沉浸式项目体验、互动游戏等方面,观展者的参与度方面都有所提高。

  盛大的展会,将会给长春带来什么?

  在王涛看来,办展最终目的就是拉动产业经济,培养年轻人的科普兴趣,让更多的人了解空军、了解飞行。

  今年,在航空文创产品开发设计方面加大了力度,飞机模型、自主研发的文创产品等在文创区都可以看到、购买到。同时,吉林好礼、长春礼物,在展区也有集中展示。

  可以说,这不仅仅是空军的航空展,接下来,还将在长春文化产品、特色旅游方面助力,带动产业发展。

  作为空军航空开放活动暨长春航空展的重要内容之一,“中国民用无人驾驶航空发展国际论坛”同步启幕,是否意味着,航展未来将与国际化接轨?

  “论坛是我国民用无人驾驶航空领域的一场思想碰撞和一次行业顶级盛会。”王涛表示,本届论坛将在国内外民用无人驾驶航空领域产生重要而深远影响。目前,长春市的无人机企业数量已在东北领先,论坛将也是长春加快航空产业发展的一次难得宝贵机遇。

  另外,王涛透露,本届展会,在招商方面也取得了丰硕成果。

  在无人机论坛上,现场就有17家企业进行签约,包括长发航空与珠海航空,签订了战略协议,与长春航空展联动协同发展,为全国的观众提供更高标准、更大规模的航空盛宴,并在航空文化影视、传媒等方向有一系列动作。

  王涛认为,这一切,都是为长春打造“航天城”名片做准备。未来,长春航空展将与国际知名航空展对标,并吸引更多航空产业来到长春,落户长春,助力长春打造“航空城”名片。

  中国吉林网 吉刻APP记者 陈志文/文 郭亮/图

编辑: 王韬 吉网新闻热线:0431-82902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