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老人,一座烈士纪念碑。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龙井市三合镇三合村,有位老人叫李银基,他用一生默默守护这座神圣的烈士陵园50多个春秋。一生的赤心守护,李银基早已与这些抛洒热血的英烈交融在一起。2023年,李银基入选2023年第一季度“中国好人”候选人。
在龙井市三合镇三合村有这样一处特殊的革命烈士纪念碑,碑身位于墓地的西北角,东边空出一片空地。这是“守墓人”李银基老人的建议,他说:“这样烈士们才能更多地感受到新中国温暖的阳光。”
丰碑初建 他便成为“守墓人”
1964年,一座革命烈士纪念碑在三合镇清泉村建成。纪念碑建成后,时任清泉村党支部书记的李银基便成为这处丰碑的“守墓人”。
那时的李银基30岁出头,年富力强,他不仅在清明节时祭扫烈士碑,平时也经常到学校、村部宣讲革命先烈的英雄事迹,将革命先烈事迹传播出去。
“他们最大的不过30岁,最小的20岁,为了保家卫国,背井离乡,与家人分离,在前线浴血奋战,用生命换来了现在的幸福生活。”
“这个战士名字叫全东学,刚刚结婚3个月,就参加抗美援朝离开了家乡,连自己女儿的模样都没见过。这是吴正默……”这些烈士当中,有李银基儿时的玩伴,有他相交的故友。
每年清明节、八一建军节、中秋节,他都会来到烈士碑前,一边轻轻擦拭墓碑,一边如同老友一般,向他们讲述着这些年来家乡的变化、祖国的腾飞。
在他的影响和带动下,党员群众、驻三合军警干部等纷纷加入红色宣讲队伍,在边陲小镇掀起了宣讲革命历史、传承红色基因的热潮。
时光荏苒,老人的腿脚已大不如从前灵便,但他仍每天坚持打扫。他的每个动作,都透着倔强,透着他对烈士们的崇敬。
半个多世纪来,矗立在半山腰的烈士碑不再是冰冷的石碑,已经成了乡亲们心目中有温度的亲人。
责任传承 村党支部书记接过“接力棒”
从青丝到白发,从壮年到垂暮,50余载的赤心守护,李银基早已与这些抛洒热血的英烈成为“生死之交”,直至生命铸成“墓碑”。
2022年12月16日,这位耄耋老人走完了他平凡而又厚重的一生。弥留之际,老人亲笔写下了两封感谢信,分别送到了三合镇镇政府和三合村村委会。
信中,老人对镇政府和村委会一直以来的关心和照顾表示感谢,同时也说出了自己的遗愿,他希望在自己离世后,能够有人接过“守墓人”的接力棒,继续守护英烈忠魂。
传承是最好的纪念。李银基老人离世后,三合村党支部书记刘加胜郑重地接过“守墓人”的接力棒。
“我们会将李银基老人的事迹和所获荣誉陈列在‘守墓人’居住的爱心公寓里,秉承老人的遗愿,当好‘守墓人’和‘传唱人’,继续传承和弘扬烈士精神。”刘加胜说。
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李银基用半个多世纪的执着守护,书写了一份深深的感动,也诠释了一名中国共产党员的责任与担当。2016年,李银基获评“延边好人”;2017年,获评“吉林好人”;2022年,入选2022年第四季度“吉林好人”标兵、第十届吉林省道德模范候选人。
英名垂千古,浩气贯长虹。李银基老人虽然已经离去,但“守墓人”的接力棒会在村党支部书记手中一代代传递下去,让英烈精神永放光芒。
中国吉林网 吉刻APP 记者 刘源江 龙井市委宣传部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