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恩武,1951年3月出生,中共党员,现居住在吉林省长春市宽城区长新街道双利社区。虽年逾70,他却依然走街串巷,为群众义务服务,弘扬雷锋精神。为定期捐款捐物,他省吃俭用,捡拾废品,将换来的19万元捐赠。20年来,他义务修理自行车2万多台、修鞋4万多双、修理门窗700余次、疏通下水800余次……他曾荣获“长春市道德模范”“吉林好人”等称号。近日,范恩武入选2023年第四季度“中国好人榜”候选人。
群众无小事点滴暖民心
双利社区水泵宿舍1号楼77岁的孙兰香是一位空巢老人,因病一直坐轮椅,生活属于半自理状态。热心肠的范恩武在了解情况后,主动上门帮助老人,像交水电费等大事小情都是范恩武帮助料理代办。老人电饭锅坏了,范恩武立刻买来新的,还提醒她不用煤气时一定要记得关闭总阀门,以保证人身安全,叮嘱老人有什么要求尽管和他说。
“家里刀钝只能对付用。”居民无心的一句话却被范恩武牢牢记在心间,他用捡拾来的木板搭建了一个简易的修理棚,棚子虽小但每日前来找范恩武磨刀修鞋的居民却是络绎不绝。
2018年,为配合长春市容市貌整治专项行动,范恩武主动拆除修理亭,转而蹬起了三轮车,开启“行程万里路,修鞋献爱心”行动。
后来,范恩武又开始自学理发,定期上门为五保老人、困难、病残人群理发,坚决不收报酬。这义务的“剃头匠”一干就是十多年。服务对象绝大多数都是行动不便甚至生活不能自理的病残人群,有些老人和残疾人卫生差、气味大,范恩武总是耐心地为他们洗头、刮胡子;碰到瘫痪在床的老人,他帮他们清理大小便,没有丝毫嫌弃。
捐出捡破烂换来的19万元
范恩武将雷锋作为自己的偶像,工作时他就挤出一部分收入捐献爱心。为解决资金不足的问题,他找到了第二职业——“捡破烂”。二十多年来,每天天刚蒙蒙亮,他便走出家门,只为多捡一些瓶子纸壳,一年四季,风雨无阻,走了多少路,摔了多少跤,捡了多少破烂,忍受了多少白眼和亲友们的指责,早已记不清了,有人说这样的他很傻,而他却说“如果我的点滴奉献能为社会做点实事那就值了,我甘愿做这样的傻子”,他把这些年捡破烂换来的19万元,全部捐献给了有需求的个人和组织。“他是一个有爱心的热心人”,受他帮助过的人都这么说,转眼间他已为身边居民义务服务了20余年。
20年从事慈善事业
“范爷爷又来了。”孩子们蹦蹦跳跳地围绕在范恩武身边。在他退休后的20年间,每年都到学校、部队、环卫等单位,捐献书刊、医疗包、矿泉水、鞋垫、手套等物资,省吃俭用坚持为困难居民、残疾儿童、军属烈属、孤寡老人等捐款。十几年来为红十字会、慈善总会和教育基金会累计捐款8000多元,为长春特教学校等多所学校捐资助学捐赠图书5000多册,为环卫工人、公安干警“三伏送清凉”赠送矿泉水4000余箱。他自己家里的老旧家具褪色掉漆不舍得更换,却舍得花费数百元购置管道疏通机帮助街坊邻居疏通下水;花费数百元购买轮椅、拐杖赠送给残疾人……他曾立下遗嘱,“我死后把遗体捐献给国家医学事业,把全部丧葬补助费作为最后一次党费。”范恩武与中国红十字会人体器官捐献志愿者申请签署死后遗体捐献,在不舍与舍得之间,范恩武的抉择毅然决然。“是党给了我今天的幸福生活,我要将这份党恩回馈给人民,将这份爱心传递给他人,让大家都能享受到党为人民带来的幸福生活。”范恩武说。
中国吉林网 吉刻APP
记者 王涛
图片由宽城区委宣传部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