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日,农历九月十九,离开家乡80年、埋骨他乡75年的华龙区岳村镇翟庄村烈士翟开庆,终于魂归故里。大翟门社区居民及周边群众2000多人夹道迎接,无不为之动容、落泪。
经过“宝贝回家”志愿者数月查询、比对、考证,在岳村镇相关工作人员、翟庄村翟氏宗亲代表、大翟门社区居民代表、濮阳日报社记者及“诗和田野”等自媒体人士等20多人的参与见证下,翟开庆的灵位被从安徽省宿州市淮海战役烈士纪念馆迎回翟氏祖茔。
这是一个曲折跌宕的故事。烈士翟开庆,原名翟善让,出生于1929年,今年91岁的翟在文老人是他生前的儿时玩伴。据翟在文回忆,翟善让家境贫寒,一家人只有一亩多地,过着吃上顿没下顿的日子。在翟善让六七岁的时候,他的父母不得不带着他年幼的兄弟姐妹背井离乡去了东北,家中只留下他和爷爷翟敬亭两人。少了父母呵护与约束,翟善让胆子大、性子野,敢作敢为。
1943年冬,八路军晋冀鲁豫军区王秉章部驻扎在濮阳县、清丰县交界一带,14岁的翟善让自告奋勇参加了八路军。为此,政府奖励翟善让爷爷50斤小麦。
翟善让生来就是一个当兵的好材料。1944年夏,八路军在濮阳县焦寨围攻日伪军的炮楼,翟善让因动作麻利,第一个爬云梯翻墙进入敌人的炮楼。在战友的配合下,他们出其不意端掉了日伪军在濮阳县东北地区最后的窝点。战斗胜利后,翟善让被批准回村看望爷爷。他身挎两把二十响的盒子炮,极尽风光,赢得当时全村青年的羡慕。次年秋天,翟善让随部队远走他乡,此后再无消息。
转眼到了1953年,全国开展优抚军烈属活动。濮阳县民政局给翟庄村送去一个烈士证书,上面的名字是“翟开庆”。翟开庆是谁呢?翟庄村群众一头雾水。当濮阳县民政局工作人员第三次进村调查时,村会计分析推理:翟家与善让同辈的人,中间选“开”字比较多;“庆”与“让”二字又属近义;再加上1943年村内参加八路军的只有翟善让一人,于是,挎着盒子炮的战斗英雄翟善让与烈士翟开庆画上了等号。濮阳县人民政府为烈士家庭奖励小米3000斤。据翟庄村老人回忆,当时,3000斤小米折成小麦、高粱、绿豆、黄豆、豌豆,拉回去杂粮5000多斤,整整三大马车。
牺牲于什么战场、哪次战斗?烈士的遗骨葬在何处?限于当时信息闭塞,这些问题濮阳县民政局工作人员也无法回答。
据了解,1983年,淮海战役十几个烈士陵园合并,翟开庆烈士的骨灰被迁至安徽省宿州市淮海战役烈士纪念馆。其后,大多数烈士被家乡亲属和当地政府迎魂归乡,也有基于行政区划变动、烈士有多个名字等原因,烈士的忠魂未能得到安息。翟开庆就属于此类。
为让浴血奋战的先烈安息,将他们的丰功伟绩代代相传,英魂归故里项目组长期关注烈士“回家”情况。今年4月27日,宝贝回家志愿者“天祥有意”发帖:在淮海战役中牺牲、祖籍河南省濮阳市濮阳县翟庄村的翟开庆烈士静待家人。帖子发出后,志愿者们争相转发。“天祥有意”持续收集信息、查询资料、整理发布,还通过抖音等社交平台不停扩散。
其间,河南志愿者“半杯清茶”(李凤珍,女,自由职业者)看到帖子后,将信息在河南省濮阳市定向推送给亲朋好友,让他们再帮助扩散。濮阳市志愿者“守望相助”(张自忠,男,濮阳县清河头刘思恭寨人,企业家)看到帖子后,立即行动,多次前往翟庄村老址,得知村子已搬走,濮台路(G342)大翟门即是。“守望相助”在大翟门也扑了个空,因为村民还没搬过去,只有几个干活儿的。好在他们很热情,将村支书翟潮林的电话和微信告知 “守望相助”。翟潮林也很热情,他们不断电话、微信沟通,直到最后把事情办圆满。
数月间,“守望相助”心里就像压着一块大石头。一连串的问题在他心中翻滚。7月10日,“守望相助”再次走访,他遇到了翟开庆儿时的玩伴翟在文老人。翟在文和蔼地说:“翟开庆就是我村的翟善让,他在家叫善让,兄弟三个,他是老大,没有成家,出去当兵了,至今没回家。现在只有他兄弟的儿子在,可以与他核实。”经过老人指点,他与翟开庆侄子核对后,情况完全吻合。“守望相助”心里的石头终于落下了。
“迎接烈士的忠魂回归故土,既要肃穆庄重,又要热情大方、轰轰烈烈。”翟潮林说,按辈分他应该喊翟开庆伯父。翟潮林的亲伯父翟全景也是一位战场失踪者,据一位志愿军老兵回忆,他曾在抗美援朝战场上与翟全景有一面之缘,此后再无消息。亲伯父在战场失踪,是翟潮林全家提起来就掉泪的一个话题。如今,堂伯父的骨灰找到了,一定要择时择日将英魂迎归故土。
当国家和人民需要时,翟开庆等先烈们义无反顾地放弃一切,包括生命。正是因为他们的伟大和牺牲,才有今天我们幸福安稳的生活。11月2日上午11时,安徽省宿州市淮海战役烈士纪念馆举行了隆重的祭奠仪式。
中国吉林网 吉刻APP
记者 何禹洁
通讯员 宝贝回家志愿者李凤珍
图片来源于宝贝回家志愿者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