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全国两会京吉交互云直播|吉林省梨树县: “优粮”答卷背后的“丰收密码” 吉网原创-第一新闻 梁欢欢 3827814
2024全国两会京吉交互云直播|吉林省梨树县: “优粮”答卷背后的“丰收密码” 吉网原创-第一新闻 梁欢欢 3827814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第一新闻 > 吉网原创

2024全国两会京吉交互云直播|吉林省梨树县: “优粮”答卷背后的“丰收密码”

2024-03-07 13:32      来源: 中国吉林网

  诞生于吉林省梨树县的“梨树模式”,作为最典型的保护性耕作模式,已成为当下最为成熟、推广面积最大的模式。

  多年以来,梨树县也始终依靠自身的“黑土优势”,创造着一个又一个的“黑土奇迹”。

  3月7日,在吉林发布与中国吉林网联合推出的“2024全国两会京吉交互云直播”的一期特别节目中,吉林省四平市梨树县副县长周虎为我们解读了这背后的“丰收密码”,同时,还有对未来的深度思考。

  “‘密码’是什么?那就是科技。因为我们践行了藏粮于地、藏粮于技,将良技良机良种的深度融合落到实处,并卓有成效。梨树模式的推广实现了适宜区域的全覆盖,四沟四渠实现了科学的整治,技术集成度也得到了显著提升。”

  直播间内,周虎直奔主题,并用“科技”这个关键词展开话题。

  “目前,‘梨树模式’在梨树县推广300多万亩,实现了适宜区域的全覆盖;吉林省推广了3000多万亩,区域实现了全覆盖;东北区域推广了8000多万亩,区域也实现了全覆盖。”周虎介绍说,2021年,为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梨树的讲话精神,当地建立了“一带一路”工作组,并开展试验示范,目前在黄土地等都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同时,建立了黄土地保护耕作联盟,有序地开展工作。

  端牢中国饭碗,肥沃的黑土功不可没。

  为把黑土地这个“耕地中的大熊猫”保护好、利用好,梨树县也时刻牢记使命,不断突破。

  “梨树县历来是‘一两土、二两油,守着黑土不用愁’的产粮大县,但高产背后,却是黑土地的长期透支、土壤退化。”周虎如是说。为破解这一难题,梨树县委县政府筑巢引凤,在2007年,中国科学院、中国农业大学等科研单位的专家就陆续来到梨树县,围绕黑土地保护与利用开展相关的工作,目前每年有80名左右专家,100多名硕博生在梨树县工作。

  梨树县同时创造条件,于2016年斥资7000万元建成了1.6万平方米的中国农业大学吉林梨树实验站科研大楼,同时为科技人员基地建设、生产调查等提供优质的服务。由中国农业大学和梨树县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梨树黑土地论坛”,迄今已经举办了九届,目前已经上升为吉林省人民政府每年的一个盛会。
  “经过十余年的不懈努力,在2016年诞生了全国首创的以玉米秸秆覆盖少耕、免耕栽培技术为核心的一整套包括收获与秸秆全程机械化技术体系,即‘梨树模式’”。周虎自豪地说。

  春回大地,厚土生金。

  眼下,即将步入备春耕的时节,梨树县也坚持抢前抓早,提早调度、安排部署,全力做好备春耕工作。

  直播间内,周虎列出了这样一组数据。

  根据规划安排,2024年,梨树县粮食播种面积要达到373.4万亩,比去年增加0.1万亩。

  其中,玉米339万亩、水稻14.45万亩,种植面积与往年相比持平,大豆积极响应国家扩种号召,计划种植面积17万亩以上,比去年增7万亩,播种面积增幅70%以上。

  2024年粮食产量预计达到44亿斤,比去年增加1.5亿斤……

  一组数据让大家深感振奋,这也是检验当地保障农业生产的“试金石”。

  周虎介绍说,2024年,梨树县通过“四个强化”全力保障备春耕工作顺利进行。

  一是强化物资储备。全县储备各类种子7150吨、化肥16.6万吨、农药1450吨、农膜2000吨,物资储备量已达到春播需求量的110%,能够满足生产需要。

  二是强化资金筹措。经测算,备春耕期间需资金7亿元左右,现已筹措完毕。

  三是强化防灾减灾。重点加强对低温、雨雪等可能出现的灾害性天气的气象预报和服务;农技人员加强土壤墒情的监测工作,根据土壤墒情和地温情况,合理安排春耕备耕进度。

  四是强化农资执法。加大农资质量监管力度,对全县农资经营门店和市场进行专项检查。截至目前,抽检化肥、农药、种子等90余次,均未发现问题,目前看来市场情况良好。

  中国吉林网 吉刻APP

  记者 李志明 李忠鑫 

  摄像 孙上修 毛思博

编辑: 梁欢欢 吉网新闻热线:0431-82902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