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护红色印记:四平市红色历史遗迹的保护与传承 吉网原创-第一新闻 梁欢欢 3847190
守护红色印记:四平市红色历史遗迹的保护与传承 吉网原创-第一新闻 梁欢欢 3847190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第一新闻 > 吉网原创

守护红色印记:四平市红色历史遗迹的保护与传承

2024-05-11 15:50      来源: 中国吉林网

  在广袤的四平大地上,遍布着珍贵的“红色记忆”。遗址、遗迹、纪念设施、馆藏文物……形态丰富的革命文物构成红色资源核心内容,满足人民群众追寻先辈足迹、传承红色基因的强烈愿望。

  四平市红色文化资源较为丰富、年代特点鲜明、保护及保存相对完好,为红色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奠定了坚实基础。

  据统计,四平市红色文化遗产点位现存57处。目前,对外开放的红色旅游景区景点有31处,其中4A级景区1处、3A级景区1处,省级红色乡村旅游示范村4个、“四战四平”教育基地12处,红色地标大型雕塑2处。2021年发布的“建党百年红色旅游百条精品线路”第10条“英雄吉林·精神永存”线路中,四平战役纪念馆、四平烈士陵园、塔子山战斗遗址、三道林子战斗遗址、东北民主联军四平保卫战指挥部旧址位列其中。

W020240510402600843188.jpg

吉林省四平战役纪念馆雕像  来源/视觉中国

  不同时期的红色文化遗产,为四平市发展红色旅游提供了有力支撑。四洮铁路附属建筑群、伊通满族自治县河源镇抗联遗址、金昌根烈士殉难地、李红光故居、塔子山战斗遗址、三道林子战斗遗址、四平烈士陵园、四平战役纪念馆等遗址遗迹及纪念类设施贯穿起来,呈现出四平红色文化的脉络。

  四平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红色文化遗产的保护,出台了《四平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进一步加强文物安全和保护利用工作的实施意见》和《四平市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条例》。目前,中东铁路南满支线四平机车修理库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四平烈士纪念塔、英雄铜像、东北民主联军一战四平指挥所旧址、东北民主联军四平保卫战指挥部旧址、四洮铁路附属建筑群、中东铁路南满支线四平站机车司机公寓等6处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四平烈士陵园、马仁兴烈士殉难地、铁东烈士陵园、石岭镇革命烈士纪念碑、油化工厂战斗遗址(四平攻坚战陈明仁临时指挥所)、梨树县革命烈士纪念碑、沈洋烈士纪念碑、韩道良烈士纪念碑、双辽市烈士纪念碑、景台烈士纪念碑、伊通烈士陵园11处为市县级文物保护单位,未定级文物39处,文物保护级别的划定和法规政策的出台使这些遗址遗迹和纪念类设施得到了更好的保护。

  四平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红色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多措并举加强红色遗产的保护利用。

  明确任务目标,强化责任担当。明确了“全国红色文化旅游高质量发展示范区”的发展定位,确立“以红扬名,以训带游,以游兴业”的发展思路。打造全国红色地标城市、建设全国党员干部教育基地的工作目标。印发了《关于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四平重要指示精神、打造红色地标城市》的实施方案,确定了提炼弘扬“四战四平”精神、加强红色文化研究与保护、红色规划引领、升级改造红色文化场馆等13项工作内容,推动红色文化与干部教育、旅游发展有机融合,为四平振兴发展凝心聚力。

  发展红色文旅,提升城市形象。相关部门在深入考察全市57处红色点位基础上,对四平战役纪念馆、四平烈士陵园、东北民主联军四平保卫战指挥部旧址等12处红色点位进行改造升级,新建了高速出口《英雄城——四平》和塔子山《浴血丰碑——四平保卫战纪念群雕》两座大型雕塑,累计投入3000余万元。坚持以红色旅游拉动经济发展,开发并推出了多条红色精品线路,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参观。根据国家文旅部大数据统计,2022年,红色旅游接待人数达80.72万人次,全市旅游接待总人数达722.6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93.14亿元。

  成立干部学院,拓展红色培训。2021年4月25日,经审批,四平干部学院在市委党校成立。2022年10月,四平干部学院纳入全国党性教育干部学院目录,为全国72所干部学院之一,并更名为“吉林四平干部学院”,承接干部培训工作。吉林四平干部学院开发理论教学+现场教学+访谈教学+体验教学+情景教学+影像教学“六位一体”课程体系,共研发104个教学项目。四平市还在四平战役纪念馆加挂四平市“四战四平”革命历史教育中心牌子,承接社会各类团体来四平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培训活动。如今,以吉林四平干部学院为龙头,“四战四平”革命历史教育中心为重点,其他红色党性教学点为补充的培训体系初步形成,有效满足了不同层次、不同类别、不同阶段的培训需求。截至目前,吉林四平干部学院共接待红色教育培训220余期,共接待公众和学员近2万人。

  深挖红色内涵,加强宣传推广。深度挖掘“四战四平”红色资源,总结提炼出“听党指挥、敢于胜利、植根人民、一往无前”的 “四战四平”精神,赢得了社会各界的共识和赞誉,让红色基因,革命薪火代代相传。同时,扩大宣传范围,通过多个媒体平台多途径、多角度宣传四平红色形象。

  今日的四平,红色文化赋能文旅产业,呈现出一幅千帆竞发、百舸争流的壮美画卷。市文广旅局负责同志表示,四平市将依托生态、文化和旅游优势,进一步盘活红色文化资源,创新红色文化旅游产品,建设红色旅游经典景区,促进红色旅游与经济社会融合发展,切实把红色资源利用好、把红色传统发扬好、把红色基因传承好。

  中国吉林网 吉刻APP

  记者 毛思博

编辑: 梁欢欢 吉网新闻热线:0431-82902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