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好人|干一行 爱一行 钻一行 刘宏颖:传播红色文化 守护历史根脉 吉网原创-第一新闻 鞠华军 3853309
吉林好人|干一行 爱一行 钻一行 刘宏颖:传播红色文化 守护历史根脉 吉网原创-第一新闻 鞠华军 3853309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第一新闻 > 吉网原创

吉林好人|干一行 爱一行 钻一行 刘宏颖:传播红色文化 守护历史根脉

2024-05-31 17:33      来源: 中国吉林网

  21年来,她始终立足本职、扎实工作、敬业奉献。2016年她被吉林省文物局评选为“先进个人”,2022年她被推选为吉林省党代表参加了吉林省第十二次党代会,2023年第二季度她被评为“吉林好人”,2024年第一季度她被评为“吉林好人”,她就是东北沦陷时期辽源矿工墓陈列馆宣教部主任刘宏颖。

图1.jpg

  辽源矿工墓是家喻户晓的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是对东北沦陷时期蒙受民族屈辱与苦难的见证。为了保护利用好辽源矿工墓的历史资源,更好地发挥其社会教育功能,刘宏颖刻苦钻研文博理论知识,为她热爱的事业书写绚丽篇章。

u2.jpg

  2003年,大学毕业的刘宏颖,不顾家人反对,毅然决然地跟随父亲刘玉林来到辽源矿工墓工作,当起了讲解员。她担任讲解员的同时,还负责文物保护、文秘、档案管理及人事劳资等多项工作。刘宏颖说:“辽源矿工墓的历史饱含着屈辱与苦难,但是广大矿工在党的领导下进行不屈不挠的反抗斗争,闪耀着伟大的‘抗战精神’,蕴含着民族不屈的力量。我只是想把矿工墓保护好,让更多人了解历史真相,铭记历史、传承历史,把我们的国家建设得更加强大,这是我毕生的事业和追求。”

  为解决工作中遇到的考古专业的难题,刘宏颖进修了吉林大学的文秘本科及考古专业本科,并取得了学士学位。作为文博方面的专业人才,刘宏颖被邀请参加了全国第三次文物普查辽源片区的普查工作。在文物普查中,她和男队员一起爬山、下河、穿树林寻找遗址,测量定位,记录信息。根据自己在普查工作中的实际感受,刘宏颖撰写了文章《激情在三普中燃烧》,这篇文章被收录在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专刊《三普手札》中。

图3.jpg

  全国第一次可移动文物普查工作在辽源全面启动后,刘宏颖又担负起馆内可移动文物普查的整理录入工作。矿工墓陈列馆有可移动文物藏品230件,文物数量虽不算多,但是整理录入工作都需要她一个人来完成,且绝大多数藏品为矿工遗骸,操作起来难度非常大。面对困难,她积极应对,求教专家,破解难题,将馆藏文物进行了重新整理、编号、拍摄及后期录入,圆满完成第一次可移动文物普查工作。

  2017年,刘宏颖凭借多年的工作经验和积累,编撰出版了《历史见证殖民劫难——东北沦陷时期辽源矿工墓文史志》一书。这是东北沦陷时期辽源矿工墓陈列馆自1964年建馆以来出版的第一本专著,也成为研究辽源城市兴衰史及矿业变迁史的专业书籍。

图4.jpg

  辽源矿工墓的历史蕴涵着丰富的红色文化内涵,身为宣教部主任的刘宏颖在做好文物保护工作的同时,不断探究红色文化宣传的新路径,她在坚持阵地宣传的同时,利用清明节、国家公祭日等特殊节点,组织各类主题鲜明的教育活动及图片展,并深入到社区、学校、广场等人员密集场所进行巡展,使矿工墓的爱国主义教育宣传更加地深入人心,得到广泛赞誉。

  刘宏颖的无私奉献、敬业爱业,以及她踏石留痕的韧劲,充分体现了一名共产党员的初心和使命。

  中国吉林网 吉刻APP

  记者 毕琨宜 

  受访者供图

编辑: 鞠华军 吉网新闻热线:0431-82902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