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权威对话|面对高考作文多元化趋势,今年这些主题值得重点关注! 吉网原创-第一新闻 梁欢欢 3854322
高考权威对话|面对高考作文多元化趋势,今年这些主题值得重点关注! 吉网原创-第一新闻 梁欢欢 3854322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第一新闻 > 吉网原创

高考权威对话|面对高考作文多元化趋势,今年这些主题值得重点关注!

2024-06-05 09:28      来源: 中国吉林网

       高考,是一次对实力检阅的“阅兵式”。

       语文这门学科位列三大主科之一,而语文也是能够给总成绩拉开差距的,尤其是在作文方面,拉分很多。

       高考大幕即将拉开,如何写好高考作文,今年的高考作文又会有怎样的变化趋势?考生又该从哪些方面进行备考?

       考生看过来!带着一系列问题,中国吉林网对话了吉林省青少年报刊总社《作文与考试》高中版主编彭宇,为广大考生带来作文方面的提分技巧。

 

       高考作文整体呈现多元化趋势

       对话开始,彭宇主编便针对近两年的高考作文整体所呈现的特点进行分析。

     “这两年的高考作文整体呈现多元化趋势,高考作文在文体、主题和形式上都表现出多元化的特点。”她说。

        首先,主题多元。从成长经历到社会现象,从传统文化到科技进步,高考作文的主题选择越来越广泛,为学生提供了更多的发挥空间。

        其次,形式多元。目前的高考作文依然偏重于议论文,但近年来出现了让学生写倡议书、书信、新闻评论等应用文体的题目。这些形式要求学生不仅要有扎实的文字功底,还要具备良好的逻辑思维能力。

       彭宇主编介绍,高考作文命题越来越注重考查学生的思辨能力。这通常通过提供具有争议性的话题或材料来引导学生进行深入思考,要求学生对某个社会现象或问题进行讨论,提出自己的看法和解决方案。这种思辨性的命题方式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逻辑思维能力。

        与此同时,高考作文越来越强调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无论是全国卷还是各个省份的自主命题,都在试题中明确提示考生要面向现实,联系生活、科学、文化、艺术等方面进行写作。这种要求使得高考作文更加贴近时代,更加具有现实意义。

        彭宇主编表示,从近年来的高考作文命题轨迹来看,理性色彩越来越强。与过去以考查形象思维为主的试题相比,现在更加凸现理性认识的重要性,如“认知”“规则”“转折”等理性色彩很强的命题成为主流。

        “近两年的高考作文在多元化、思辨性、现实性和理性认识等方面都呈现出显著的特点。”她说,这些特点不仅体现了高考作文的命题趋势,也反映了社会对人才培养的新要求。

       围绕“六大核心素养”出题 

      今年的高考作文会有怎么样的趋势变化呢?彭宇主编认为,基于对当前高考作文趋势的分析以及参考文章中的信息,2024年高考作文不会有太大的变化。

      但是广大考生应当注意的是高考作文的“六大核心素养”。近年来高考作文都是在围绕中学生六大核心素养出题。

      哪“六大核心素养”呢?包括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

      彭宇主编强调,生活在发展变化,生活中的传统和时尚在不断更迭、碰撞、交汇,无论什么样的题目都是反映生活的,都“必然带有生活的基因”,所以无论题目怎样变化,都脱离不了这六大核心素养。

       与此同时,高考作文更加紧跟时代脉搏,聚焦社会热点,考生需要关注环境保护、科技发展、教育改革、文化传承等话题,并准备相关的素材和论据。

       作文将继续作为价值观引导的重要途径,强调展现责任、合作、创新等正面价值观的素材。这不仅能够体现考生的道德情操,也是对青年思想的积极引导。

      并且,高考作文还将深化人文关怀,探讨个体与社会,引导考生思考个体与社会的关系,展现人文精神。

       考生还要注意传承与创新并重,挖掘传统文化。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将是作文题目的重要组成部分。考生需要对传统节日、历史人物、经典文学作品等有所涉猎,并准备相关的素材。

      在情感表达,触动人心方面,作文题目可能会要求考生表达个人情感,考生需要准备能够触动人心的情感素材。

        彭宇主编表示,作文还需要语言运用和文采展现。高考作文不仅考察考生的思想内容,还考察语言运用能力,包括词汇的丰富性、句式的多样性、修辞的恰当性等。

      “2024年高考作文的趋势变化将更加注重考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一句话表达就是对学生的要求越来越高。”她说。 

       避免以“套路化写作”应考 

       高考倒计时,广大考生应该如何备考作文?考场上又该注意点啥?

       彭宇主编给出观点,广大考生应该在有限的时间内,每天读几篇优秀的考场作文,针对优秀作文的拟题、立意开头等进行分析和学习,培养自己的考感。

       与此同时,要重视题目本身的逻辑、认知与运用,并充分体现题目的问题偏向,来实现真实写作,以呈现考生真实的写作能力,而避免因考场特殊的功利性应考情境而以“套路化写作”的应考行为。

        为什么谈到“真实”“套路”这个词?彭宇主编从近年来学生的作文中发现问题所在。

       “官话套话太多,千篇一律的文章比比皆是,这样的后果就是阅卷老师很无奈,高分率极低。”她说,个性化、创新性都是学生们应该在考场中注意到的,题目是否新颖,首段是否有套路化的现象,论点是否真正地表达了题目要求等,是影响分数的关键。

        彭宇主编举例,有很多学生在考前背诵了不少优秀文章,想着在考场稍加改动就全盘端上来,最终被阅卷老师的火眼金睛发现,最终导致作文低分,考生也付出了惨痛代价。考生可以借鉴优秀文章,但不可以宿构,这是考场大忌!

       采访中,彭宇主编还强调,近年作文有“蹭热点”的趋势。写这类作文要力避写成“政治论述题”。

     “题目要打眼,开头要俊逸,结尾要升华。题目是文章的头脸,值得你拿出写一篇文章一半的力量去用心拟写。”她说。

       举例说明:顶尖素材+顶尖语言=顶尖分数。

       那么,什么是顶尖素材:小众,有说服力的。大家都用的,想得50+,你就不能用。

       什么是顶尖语言:有感情有引用有文采理性有分寸。“用感性的语言写理性的情怀”永远都是最好的。

       无论如何,避免写看着挺美,但无根的作文。

        “备”有方向,赢在高考 

       广大考生在备考2024年高考作文时需要关注哪些方向和内容呢?

        彭宇主编说:“我们杂志在梳理近几年的高考作文题中发现,关于青年这个主题的考题出现的频次是最多的。同时,要注重深化人文关怀。”

      “备”有方向后,方能赢在高考。采访最后,彭宇主编祝广大考生金榜题名。

       中国吉林网 吉刻APP

       记者 越明 

       摄影 越明

       摄像 明鑫睿

编辑: 梁欢欢 吉网新闻热线:0431-82902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