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后心理问题容易“井喷”,考生和家长需及时调适 咋做?权威专家来支招! 吉网原创-第一新闻 梁欢欢 3857101
高考后心理问题容易“井喷”,考生和家长需及时调适 咋做?权威专家来支招! 吉网原创-第一新闻 梁欢欢 3857101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第一新闻 > 吉网原创

高考后心理问题容易“井喷”,考生和家长需及时调适 咋做?权威专家来支招!

2024-06-14 17:35      来源: 中国吉林网

  一年一度的高考落下了帷幕。

  关乎无数学子前途命运的高考,是人生中的一次重要历练,更是一场心灵上的洗礼。许多学生背负身心压力,考前高度紧张;考后短暂的松弛与解脱,以及紧随其后的估分、填报志愿的忐忑纠结、发榜后的几家欢乐几家愁等一系列应激事件,易引起考生心理较大波动。

  莫要轻视考后心理问题的“井喷”时期,“后高考时光”面对的心理考验并不亚于考前!很多考生常因无法平衡自我心态,陷入“考后心理综合征”的困境。

  那么,高考后常见的心理问题有哪些?考生和家长该如何调整?中国吉林网记者对话了长春市第六医院党委书记、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带头人张延赤教授,他同广大考生及家长谈一谈高考后心理效应及调适。

  情绪波动很正常

  但不要忽视这几种心理状态

  专家认为,从心理学的角度看,高考的结束意味着人生状态的一种转变。它不仅预示着一个人结束了TA的中学时代、青少年时期,即将以成年人的身份进入大学或社会,还标志着由学校和家庭营造出来的规整合一的生活模式,也将被打破。

  这种状态的转变,造成学生自我同一性紊乱的同时,还会让很多已经适应超负荷压力节奏的考生,因为突然面对巨大的心理反差而不知所措,表现出以下几种考后心理状态:

  过度放纵心理:

  十年寒窗,一朝解放。部分考生觉得高考结束就意味着完全“解放”,多年的压抑心理得到“井喷式”释放,开始报复性地通宵游戏、熬夜刷剧,出现日夜颠倒、饮食失衡等不良生活行为,不仅影响身体健康,甚至还可能使其沾染不良嗜好。

  紧张焦虑心理:

  等待成绩公布的期间,有些考生可能会感到烦躁不安。这种情况通常见于即使面对很小的事情也会患得患失,亦或是平时成绩较好且自我期待较高的考生身上。尤其是当父母询问成绩时,他们往往由于不确定性而变得愈加焦虑。心理素质较弱的考生甚至会变得暴躁易怒,与家人交流时情绪一触即发。

  抑郁心理:

  在考前或考后感觉表现不佳的考生可能会出现抑郁状态。担心成绩不理想的他们,考试结束后一下子泄了能量,可能会表现出吃不好、睡不好,情绪低落或脾气变得暴躁,部分考生还会伴随强迫行为和强迫思维。

  迷茫心理:

  有些考生在紧张的高考结束后,感觉失去了具体目标和动力,会不知所措,生活没有节奏,对自己的未来没有规划,也没有明确的目标定位。先是无所事事、整天昏睡,而后会有寻找刺激或发泄的冲动。

  悲观自责心理:

  部分考生因为没有发挥好而产生失落感、负罪感,甚至自卑感。考后感到前途渺茫,悔恨平时不用功;认为自己辜负了父母、老师的期望,会因为高考失利严重损害了自尊心,让考生深陷强烈的挫败感或自责之中。

  应对“考后心理综合征”

  考生如何做好心理调适

  考生如果出现了心态失常的现象,需要进行自我调节,心理专家认为不妨尝试如下方法进行调适:

  调整思维,拒绝悲观认知。家长和孩子都应放弃“一考定终生”的短线思维。高考虽然是人生的重要转折点,但它不是唯一的出路,在人生这条延长线上,竞争无处不在。孩子和家长都应当客观地看待高考结果,多角度寻求目标和出路,用积极的心态面对未来的人生。

  看淡结果,学会接纳情绪。有些考生会在考试后一直陷入猜测成绩的紧张焦虑情绪之中,家长要及时看到孩子的这些情绪,并引导其合理地宣泄出来。如果实在无法转移注意力,则要引导孩子直面自己的负面情绪,理性地去觉察自身负面情绪来源,进而接纳、管理它,不要一味地压抑和逃避。同时,还要为孩子营造一种轻松的家庭氛围,不给他们增加额外的压力。考生们则应多留给自己一些时间和空间,从反思和总结中吸取经验,不囿于过去的悲伤和沮丧,学会通过散步、与好友倾诉等方式抒发情绪。

  注意休息,合理安排时间。没有了备战考试的紧迫性,尽量调整日常生活作息,保持健康的饮食、充足的睡眠和适量的运动。尝试制定暑假生活计划,合理安排娱乐时间。

  总结和规划未来。对于众多在高考路上一直被父母、老师推着走的学生来说,从原来紧张的环境中一下子放松下来,会出现一段真空状态。学生也会随着压力的释放,产生一种空寂、无所适从的心理状况。尤其是在高考后大家都将期待的目光放在分数上,这种感觉更加明显。如果是这类考生,应迅速调整目标,对未来生活制定一个新的规划,避免因迷茫而产生心理困扰。专家建议考生,可利用考后假期的这段时间,提前为上大学做准备,锻炼自己的独立生活能力,还可以找已经上大学的学长交流,了解一些从中学生到大学生的角色转换经验。

  为孩子筑起“避风港” 

  家长需科学正向引导

  高考结束后,很多家长如释重负,对孩子的关注也有所减少,但在这段特殊时期,家长还不能太放松。作为孩子最为密切的陪伴者,家长保持自身情绪稳定的同时,还应该注意:

  给予积极的陪伴和疏导 考试结束后,孩子可能会有情绪波动。考出理想成绩,理应高兴和放松,但也应善意提醒和监督,积极引导他们为未来做好心理上的准备;考得不理想,也不要过度指责、冷淡或埋怨,更应引导他们正确面对人生的挫折失败。一旦发现问题要及时与他们沟通,帮助孩子掌握调节自己情绪的方法,保障其心理健康,必要时可向专业人员求助。

  尊重和理解孩子的选择 高考考生已逐渐成年,有了独立思考和选择的需求,但社会经验不足的他们,还需要父母在尊重的基础上适当地引导。填报志愿时,如果孩子还不知道如何选择,家长可以根据孩子的兴趣、能力优势为孩子收集信息,以提供参考;如果孩子有明确的专业目标,或是考得不理想,充分考虑后选择复读再战,这些想法都值得被尊重。毕竟,不管未来的路是热闹繁华,还是荒凉寂寞,都需要孩子自己一一趟过。

  “ 高考‘一站’,只是悠长人生中的‘一站’,无须任由焦虑蔓延。在没有标准答案的人生之路上,希望考生朋友们都能够在‘人生向高第一考’中找到自己前进的方向,全力以赴、静待花开!”张延赤教授说。

  中国吉林网 吉刻APP

  记者 越明

编辑: 梁欢欢 吉网新闻热线:0431-82902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