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段时间,长春时不时就会刷个屏。
历时3天的2024长春国际光电博览会刚刚闭幕,一束“光”照见206亿元产业。
旅游市场热度“狂飙”,长春新区北湖宁溪公园火出圈,还上了央视。
“奔赴G331吉线秘境 驭见吉祥吉林”网络主题活动中,两支红旗车队沿着G331吉林段开启“探秘”之旅。
……
显然,每一个“燃”点折射出的都是长春高质量发展的生动实践,也投射着吉林全面振兴率先实现新突破点滴瞬间。
说到长春,今天有场发布会备受关注。
这就是“推动吉林全面振兴率先实现新突破”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首场),本场发布会全程网络直播。
作为系列发布会首个“亮相”的省内城市,长春主官在会上直面媒体和广大网友。
而其中,传递出的大量发展细节,也可窥见长春未来走向。
在吉林省“一主六双”高质量发展战略下,长春发挥着“一主”的引领辐射带动作用。
去年以来,身为全国15个副省级城市之一的长春,启动实施了全面振兴新突破三年攻坚行动。
为此,还确立一个奋斗目标:建设高质量发展、高品质生活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新长春。
如何实现这一目标?
“一中心、五高地”成了有效抓手和实践路径。
“一中心”:就是国家区域创新中心。
“五高地”:就是建设国家先进制造业高地、建设国家现代化大农业示范高地、建设国家文化和旅游产业高地、建设东北亚地区开放合作高地、建设生态宜居美好生活高地。
而会上,关于“一中心、五高地”细节拼接,则更为具象,点出了不少突破亮点。
比如:
去年开始,长春科技成果本地转化突破2000项、增长1.4倍,取得了氢能列车、双飞翼无人机等一批国际、国内首创性成果,长春在全球科研城市排名跃升到第31位。
长春市目前拥有全部41个工业大类中的37个,这是振兴突破的最大优势和底气。以汽车为例,正加快跟上新能源节奏、抢占智能网联赛道,争取通过几年努力,新能源车产量迈上百万台阶,汽车产业产值达到万亿规模。
去年粮食产量达到254.91亿斤,再创历史新高。长春加快推动现代农业“生产、产业、经营”三大体系建设,大力推广“四良一智”,目前全市近60%的永久基本农田都已建成高标准农田,力争3年内全部建成高标准农田。
以冰雪新天地、四大滑雪场为代表的冬季文旅产品体系初具规模,避暑露营正在成为夏季群众休闲的新时尚,“这有山”、54路文旅专列、动植物公园“西游记主题乐园”等成为网红打卡地,研学游、观赛游、乡村游不断提升文旅消费热度。
长春是“一带一路”、东北振兴、哈长城市群、长吉图开发开放等国家战略叠加交汇之地,东北亚博览会、汽博会、光博会、农博会、航空展、电影节的成功举办,让长春的国内外知名度、美誉度越来越高,经贸“朋友圈”达到190多个国家和地区,这两年新开通多条国际直飞航线,长满欧、长珲欧等国际班列实现常态化运行,去年进出口总额增速高于全国10.5个百分点。
长春是国家森林城市、国家园林城市,“生态绿”“长春蓝”是底色,市民出行“300米见绿、500米见园”。这两年长春持续加大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地铁、快速路、高速路组网成环,“轨道+公交+慢行”三网融合交通体系初步形成。
近年来实施的“百万大学生来(留)长”工程,已经连续4年大学生来(留)长超过10万人。
全力以赴谋突破,长春也跑出发展加速度。
“2023年全市GDP增长6.6%,主要指标增速位列全国大中城市第一方阵。今年一季度GDP增长7.1%,增速居15个副省级城市前列。”长春市委副书记、市长王子联说。
此外,在干货满满的成绩单中,记者还注意到了一些长春未来可期的“新动作”。
比如说这些:
依托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全力建设北湖未来科学城、永春现代生物医药城两大创新平台,加快打造全省科技创新策源地、新质生产力集聚区。
全力推动汽车、装备制造、农产品加工等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加快培育壮大医药、光电、氢能、航空航天、数字经济、低空经济等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将形成若干个千亿级产业集群。
依托国家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把种业振兴、智慧农业搞起来,积极培育肉牛、粮食深加工等七大产业,发展壮大县域经济,持续改善乡村面貌,加快实现由农业大市向农业强市的转变。
全力推动文旅资源全域、全季、全要素、全产业链整合,加快建设方特、“这有水”等文旅大项目,不断丰富新场景、新业态、新模式,构建联动冬夏、带动春秋、四季皆有特色的全季旅游新格局。
抢抓向北开放新机遇,加大与俄罗斯、日韩、东盟等国家和地区,也包括国内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等区域的经贸交流,全力招商引智、招大引强,今年计划引进世界500强、央国企、上市公司等大企业30家左右,引资额增长30%以上。
滚动实施一批民生工程,加快补上就业、养老、交通、环保等领域短板,让老百姓在长春生活更有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
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5周年,也是吉林全面振兴率先实现新突破的关键一年。
当前,起势的长春释放出一连串发展信号,这意味着什么?
吉林大学东北与东北亚研究院副院长赵新宇给出解码观察——
“从数字产业来看,长春加快推动数字产业发展和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持续拓宽人工智能、元宇宙、物联网、区块链等数字产业发展空间;从人才积累来看,目前形成了‘11个国家重点实验室+83家科研机构+49所高校’的创新基础力量,不断释放人才配置助推吉林省高质量发展效能;从文旅发展来看,长春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风光和文旅资源,拥有‘都市冰雪’和‘22°C的清凉夏天’两大品牌,以建设国家文化和旅游产业高地为方向,全面融入全省万亿级大旅游建设,打造冰雪旅游胜地、避暑胜地;从创新成果来看,长春加速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去年长春百克生物首批国产带状疱疹减毒活疫苗上市打破国外垄断,中国科学院长春光机所研制出激光照明用青绿荧光透明陶瓷填补该领域国际空白;从卫星产业来看,以‘吉林一号’卫星为牵引,长春已逐步形成以长光卫星为龙头,长光辰芯、长光宇航、长春奥普光电等配套企业组成的航天信息产业上游生态,科技创新催生经济发展新动能;从数字农业来看,长春推动科技赋能农业高质量发展,长春加速数字农业应用场景发展,加快农业发展方式转变,促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赵新宇表示,新发展阶段以来,吉林省劳动生产率持续提升、全产业链特色清晰、产业集聚优势突出,推动高质量发展取得一系列成效。长春作为省会城市,在吉林省高质量发展战略中发挥关键作用。
加速突破,动能澎湃。
这样的长春,未来着实令人期待!
中国吉林网 吉刻APP
记者 栾喜良
摄影 罗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