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9-11日,由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国际黑土联盟(INBS)主办,吉林省农业科学院(中国农业科技东北创新中心)、中国土壤学会、中国工程科技发展战略吉林研究院、吉林大学、吉林农业大学、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中国农业大学土地科学与技术学院、吉林省土壤学会等联合承办的“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国际黑土联盟第五届全会暨黑土可持续利用学术会议”在吉林省长春市召开,来自中国、美国、俄罗斯、阿根廷、加拿大、乌拉圭等13个国家的160余位学者现场参会,聚焦“黑土健康、粮食安全、环境友好”主题,分享各国黑土资源保护成功经验与科技创新成果,探讨新阶段黑土地可持续利用与管理的科技发展方向,共襄盛举、擘画未来,促进全球黑土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此次会议通过网络向全球同步直播。
扬州大学张洪程院士、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朱永官院士、河南农业大学周卫院士、山西农业大学徐明岗院士、国际黑土联盟主席Miguel Angel Taboada教授、美国土壤学会理事长Michael Thompson教授、德国哥廷根大学Yakov Kuzyakov教授、澳大利亚纽卡斯尔大学Ravendra Naidu教授、俄罗斯国立农业大学莫斯科季米里亚泽夫农业学院Ivan Vasenev教授、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所张甘霖研究员、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所长姜明研究员、吉林省农业科学院王立春研究员等12位国内外黑土领域知名专家从理论研究与技术研发角度,围绕世界各国黑土地保护与粮食产能提升、土壤健康与碳固持、黑土地可持续利用技术等方面作了大会主旨报告,掀起高端头脑风暴。
在分论坛,来自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南京农业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西南大学、北京市农林科学院、沈阳农业大学、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内蒙古民族大学等国内科研机构黑土保护利用领域18位著名学者在黑土肥力起源、退化特征、保护性耕作、生物健康、养分高效管理及人工土壤构建与产品研发等方面作了精彩的学术报告,反响热烈。此外,国际黑土联盟成员按计划召开了年度工作推进会,总结了前期工作进展与取得成果,明确了联盟的下一步工作目标与任务,并联合签署了国际黑土联盟动议方案。吉林省农业科学院王立春研究员在此次工作会议中当选为国际黑土联盟秘书长。
黑土地是地球上珍稀的土壤资源,以自然肥力高、适宜耕种而闻名,被称为“耕地中的大熊猫”“世界的食物篮子”,并积极发挥着“生物栖息地”与“温室气体缓冲器”的生态服务功能。全球黑土面临严重退化风险,大多数黑土失去了一半的有机碳储量,遭受中等到严重的土壤侵蚀,出现了土壤营养失衡、酸化、压实和生物多样性丧失等一系列问题(FAO,2022年《全球黑土报告》)。中国东北平原是世界四大黑土区之一,是“黄金玉米带”“大豆之乡”。吉林省地处东北平原中部,黑土区耕地面积0.69亿亩,占我国黑土区耕地总面积的24.8%,连续三年粮食产量超过800亿斤,高产的同时也亟需解决黑土健康透支的问题。
本次会议的召开将积极推动全球黑土国家在黑土健康管理与可持续利用领域的资源共享与创新融合,是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黑土地保护的重要指示精神的有力举措,将为我国黑土地保护与利用科技创新与区域农业的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力。
中国吉林网 吉刻APP
记者 李志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