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土崖镇簸箕掌子村:移风易俗除陋习 文明新风润乡村 吉网原创-第一新闻 赵新 3869130
红土崖镇簸箕掌子村:移风易俗除陋习 文明新风润乡村 吉网原创-第一新闻 赵新 3869130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第一新闻 > 吉网原创

红土崖镇簸箕掌子村:移风易俗除陋习 文明新风润乡村

2024-07-26 15:36      来源: 中国吉林网

  “我们村这几年变化非常大,原来的泥土路变成了水泥路,安装了新路灯,特别是修建了活动广场,我们农闲时就可以去玩玩。现在我们家家户户垃圾都不会乱丢了,村里增加了很多垃圾桶,定点有人打扫,村里环境好,大家的心情也好,邻里关系都更和谐了。”簸箕掌子村村民李桂德自豪地说道。

  簸箕掌子村位于白山市浑江区红土崖镇东北部,是连接白山市市区至红土崖镇和三道沟镇的主要通道,自然人文环境优越。多年来在持续推进移风易俗的基础上,簸箕掌子村以“关东饮食文化”为主基调,提升簸箕掌子村文化内涵,努力打造区域内“关东饮食文化第一村”。

  环境卫生铸就文明底色

  想要发展旅游产业,基础设施和环境卫生是基础。簸箕掌子村对村内统一规划,协调打造,在保留原有优势特色的基础上,对“三小五堆”等不合理处统一拆除,统一铺设沥青路,建造文化广场、凉亭、停车场等相应的配套基础设施,设置宣传文化长廊展示相关内容,并积极修缮河岸两边河堤。

  做法是好的,但村民对拆除自家柴火堆、秸秆堆等做法一开始不理解、不配合,还有少数村民仍有“各人自扫门前雪”的想法,这可愁坏了村干部们。簸箕掌子村村书记李桂发说:“为了清理乱堆乱放、合理规划公共用地,我们村干部不仅以身作则,带头清理‘脏、乱、差’,还要与村民积极协调沟通,寻找解决办法,促进村民思想上的转变和习惯上的改善,以移风易俗促进文化村建设。”

  一桩桩一件件一处处的努力,逐渐使村民们环境卫生意识提升上来,大家关注的不再仅仅是自家的方便,更多的是对村里改造提升的配合;改造提升的不仅是“三小五堆”,也是村民们的风俗习惯。如今漫步在簸箕掌子村,目之所及,房屋错落有致,依山傍水,黄墙红瓦,如诗如画,一派生机盎然,展现出乡村独特的亮丽风景。

  经济发展促进文明提升

  为了在移风易俗建设上持续发力,簸箕掌子村不断挖掘村内文化内涵,依靠原有餐饮业良好基础和口碑,以“关东饮食文化”为主基调,持续提升乡村环境和文化底蕴。村干部多次与餐饮业经营者沟通协调,由村出资将村内饭店牌匾统一更换,打造风格统一、样式更具关东特色的新牌匾。

  “移风易俗好,勤俭节约传家宝,迷信浪费要破除,红白喜事从俭操。”在经济发展中,簸箕掌子村不忘开展移风易俗宣传活动,通过对移风易俗进行广泛宣传,提升村民树立文明理念,自觉抵制陈规陋习和封建迷信,让村民们逐渐形成了良好的思维方式和生活习惯,而这也为建设和打造美丽特色的关东饮食文化村打下良好乡风文明基础。经营者刘晓明在簸箕掌子村开了一家饭店,她也是村里点点滴滴变化的见证者。刘晓明说:“我们村近年来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环境美了,来就餐的人也更多了,作为经营者感受到了实实在在的实惠。今后,我们将借助村里建设的契机,突出经营特色,扩大知名度,接待更多慕名而来的游客。”

  产业升级挖掘文明内涵

  推进乡村振兴,实现共同富裕,单纯通过统一修建景观和“打卡点”显然远远不够,簸箕掌子村将带动经营者进一步突出自家经营特色,推出各家特色菜,打造“特色菜地图”。组织村民共同参与打造和挖掘关东特色和文化内涵,搜集相关老物件为建设村博物馆做准备,还积极鼓励村民通过自行改造,使自己的房屋更具关东特色,参与到关东特色升级改造中来。

  未来,簸箕掌子村将继续在挖掘特色、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持续推进人居环境改善等工作的基础上,不断加强乡风文明建设,以文明程度提升促移风易俗工作稳步前进。

  簸箕掌子村村民张玉焱说:“如今我们村就算农闲也没有赌博的人了,大家忙着农家乐、忙着摊煎饼、忙着采山货等,来村里的游客越来越多,我们的收入也越来越多,相信随着村里打造‘关东饮食文化第一村’的建设,我们村的生活也会更好。”

  中国吉林网 吉刻APP

  记者 李琳/文 刘金英/摄影摄像

编辑: 赵新 吉网新闻热线:0431-82902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