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市多措并举优化诊疗服务 吉网原创-第一新闻 赵新 3870548
吉林市多措并举优化诊疗服务 吉网原创-第一新闻 赵新 3870548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第一新闻 > 吉网原创

以服务的温度 提升患者满意度

吉林市多措并举优化诊疗服务

2024-07-31 18:31      来源: 中国吉林网

  中国吉林网记者在省卫生健康委举办的2024年全省医疗质量服务再提升行动政策解读培训班获悉:为贯彻落实国家卫健委、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关于改善就医感受提升患者体验主题活动的通知》部署和吉林省《医疗质量服务能力再提升行动方案》要求,年初以来,吉林市进一步压实责任、完善机制、细化措施,高质量完成各项目标任务,在“一次就诊只挂一次号”“一站式”服务、紧密型城市医疗集团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

  通过不断强化服务意识,以服务患者为中心,聚焦患者看病就医的“急、难、愁、盼”问题持续发力,不断优化服务、改善体验,有效提高病人满意度,提升服务温度,让患者获得实实在在的便利,切实增强患者就医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吉林市中心医院一站式服务中心.jpg

  全面推广“一次就诊只挂一次号”服务取得实效

  推动“一次就诊只挂一次号”服务做到了起步早,措施细。针对去年底流感和支原体感染叠加一现实情况,吉林市通过探索延长门诊挂号有效期的方法,将中心医院、儿童医院门诊挂号有效期调整为3-5天,有效保障了医疗机构平稳度过救治高峰期。

  今年,根据省卫健委《吉林省全面推广“一次就诊只挂一次号”等门诊便捷服务实施方案》文件要求,结合前期的工作经验,组织制定了“一次就诊只挂一次号”便民服务八项措施,4月25日,吉林市在37家医院同步启动“一次就诊只挂一次号”服务,各医院调整门诊挂号有效期至少为3天。其中,吉林市中心医院为更好满足门诊患者需求,将挂号有效期延长到5天。各医院借助信息化手段和线上、线下相结合等模式,通过窗口、自助机等多种渠道提供“一次就诊只挂一次号”服务。同时,各医院建立并畅通退费机制,对于重复收费的患者,及时予以退费。重宣传,强实效,确保“一次就诊只挂一次号”服务更多群众知晓。针对“一次就诊只挂一次号”服务,印发《“一次就诊只挂一次号”政策问答》,指导医院开展医务人员培训,加强门诊医生诊间宣传力度。利用各种媒体,开展了广泛的宣传活动。在公示医院名单、医院地址的同时,将便民服务八项措施同步公示,确保百姓能够知晓。此外,我们还设置了政策咨询电话,方便群众对一次就诊只挂一次号”进行咨询和监督。

吉林市中心医院一站式服务中心——分诊咨询站.jpg

  吉林市中心医院门诊部郭林林主任告诉记者,为提高患者就医感受,提升就医体验,医院于2023年10月成立了“一站式”服务中心,目的是为了用更加快捷、高效、集中的服务方式,让群众在就医过程中“少跑路、更省心”。在中心我们设置了“四区一站”:综合服务区、收费缴费区、休息区、自助服务区、分诊咨询站,并设置了9个职能科室联合办公,满足快速“一站式”解决就医的需求。

  “同时我们于2023年10月起就落实了‘一次就诊只挂一次号’的惠民服务举措,实行同一疾病、同一病程、同一科室在5日内免费看检查检验结果,自开展此项工作至今,我们已经服务此类患者约7.7万余人次,免除二次挂号费金额达153余万元,普惠了患者,使患者得到了真正的受益。”郭林林说。

  吉林医药学院附属医院副院长王允野介绍,该院推广“一次就诊只挂一次号”服务,优化就诊流程、延长门诊挂号有效期至72小时。截至2024年7月末,医院减免挂号7000余人次,为患者节省挂号费6万余元。在创新服务新模式举措方面推出为出院患者进行延续护理评估。患者可以通过医院官方就医平台进行线上挂号,延续护理服务中心,为出院患者、生命终末期患者等提供线上护理服务。 

  全力构建“一站式”服务模式初见成效

  强化示范引领,推动“一站式”服务标准化建设。吉林市以“假如我是一名患者”体验活动为切入点,在市中心医院率先启动“一站式”服务中心建设。“一站式”服务中心必须具备导诊、咨询、投诉建议受理、便民设备租借、入院手续办理、医保审核、出院结算、检查检验预约、出院患者健康教育等9项功能。经过6个月的试点运行,中心运行规范有序,收获了患者的广泛好评。

吉林市中心医院一站式服务中心——收费缴费区.JPG

  在广泛调研和总结试点医院运行经验的基础上,在市中心医院召开现场会,在吉林市37家二级以上公立医院全面推广市中心医院的经验做法,以点带面推进“一站式”服务中心建设。

  在推行“一站式”服务中心建设时明确提出:不搞形式主义,不做“一刀切”。通过测算,以保证医疗秩序、服务效率和服务水平为前提,要求医院根据门诊、入出院患者量的变化,动态调整“一站式”服务中心工作人员数量,避免“一站式”服务窗口人员挤兑和功能弱化。要求三级综合医院和日均门诊量超过500人次的医院,中心应配置工作人员不少于6名。日均门诊量100-500人次的医院,中心应配置工作人员不少于4名。日均门诊量100人次以下的医院,根据实际配备工作人员数量。

  同时,鼓励医院结合本单位服务内容和服务特点,将麻卡办理、门诊病历盖章、死亡证明盖章、出院病历打印、血费直免等服务逐步纳入“一站式”服务受理内容,拓展服务外延,逐步实现9+N的特色服务功能。目前,全市37家二级以上公立医院全部完成“一站式”服务中心设置,患者就诊过程中多地点、多次往返情况得到了大幅缓解,群众看病就医感受得到了切实改善。

吉林市中心医院一站式服务中心——自助服务区.JPG

  吉林市化工医院副院长夏莹说:“我院建设一站式服务中心,挂牌32个专病门诊,开设疑难复杂疾病多科联合门诊,成立‘党员先锋岗’,设立手语志愿者服务队。为患者提供医疗救治绿色通道和‘一站式急救’服务。开通‘优先救治、后补手续’的绿色通。医院突出理念创新、模式创新、服务创新特点,医院成立改善就医体验工作专班,设立志愿服务岗,做到‘进门有人问、看病有人引、疑难有人管、检查(重症)有人陪’。”

  在中心医院住院患者的一名患者在接受中国吉林网采访时表示,以往需要多个地方才能询问明白的事,现在在”一站式服务中心“就能全部搞定,看病挂号后,几天后再来看结果也不用在挂号了,省钱又省事。

吉林市中心医院一站式服务中心——休息区.JPG

  推进紧密型城市医疗集团建设试点工作取得积极进展

  自入选国家试点城市以来,吉林市划定了船营区、昌邑区、龙潭区、丰满区4个网格,对照国家4个维度15项评判标准,重点推进市人民医院—昌邑区紧密型城市医疗集团建设先行先试。根据国家试点工作要求,提出了强化人员、财务、药品耗材设备、信息互联互通、医疗服务五个方面建设的工作目标。将昌邑区医院、区疾控中心、区妇保院、区结防所、5家乡镇卫生院、8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全部纳入集团。

  目前,五个方面管理相关制度全部制定完成。昌邑区出资74万元用于集团内部信息化建设,已可实现线上预约、转诊办理、远程会诊等功能。市人民医院团队与昌邑区医疗团队共同对昌邑区5个乡镇、12个街道和1个开发区45.8万名居民开展疾病调查,掌握辖区居民疾病谱,筛查出消化系统、心脑血管系统、呼吸系统等10个系统患病人数7.7万名,根据人群发病特点,共同组织相关专业医生组成专家组到基层巡诊、义诊。

吉林市中心医院一站式服务中心——综合服务区2.JPG

  2023年至今,共联合开展巡诊义诊30次,服务4500余人次。集团内二级医院和基层医疗机构,结合专科建设和业务发展需求,定期选派医务人员到上级医院免费培训和进修。2023年至今,市人民医院累计已派出医生140人次到下级医院出诊,下级医院到市人民医院进修培训医生达72人。吉林市将争取适应紧密型城市医疗集团建设医保等相关政策支持,通过政策引导,促进双向双向转诊制度更好落实。

  吉林市人民医院党委书记韩鹰鹏表示,按照省市有关精神,医院作为医疗集团的牵头医院,是昌邑区最大的也是唯一的三级甲等医院,将始终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第一位,采取技术帮扶、人才培养、巡回医疗、双向转诊、分级诊疗等方式与医疗集团内各成员单位开展合作。同时,认真履行好牵头医院职责,充分发挥医院专业优势,实现医院管理,学科建设,临床医疗和技术应用等资源共享,促进集团医院医疗技术的整体提高,推动医疗集团的共同发展和共同繁荣,更好的服务昌邑人民。

  中国吉林网 吉刻APP

  记者 越明 文/图

编辑: 赵新 吉网新闻热线:0431-82902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