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7日,二十四节气中的立秋。
暑去凉来,金秋将至。
很巧,这两天,今年上半年经济数据新鲜出炉。
我省主要指标增速超过全国水平,特别是在农业方面,全省农林牧渔业总产值较快增长,粮食增产举措扎实有效落地,农产品加工业产值加快释放……
图片来源:新华社
啥也不说,先看一组数据:
上半年,全省农林牧渔业总产值较快增长,实现总产值702.19亿元,同比增长6.2%;
上半年,全省一产增加值340.31亿元,同比增长6.2%,保持了稳中有进、全面增长的良好态势……
中国吉林网 蒋盛松 摄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
作为农业大省,上半年,吉林省稳扎稳打,在“争当现代农业建设排头兵”的路上,步履铿锵有力。
中国吉林网通过一组关键词,带您快速“扫描”。
关键词:黑土地
7月下旬,走进梨树县国家百万亩绿色食品原料(玉米)标准化生产基地核心示范区,一望无际的玉米抽雄吐丝,经过雨水的浇灌更显青翠茁壮,广袤的黑土地焕发着盎然生机……
中国吉林网 蒋盛松 摄
耕地是粮食生产的“命根子”,黑土地是保障粮食安全的“饭碗田”。
多年以来,吉林省一直坚定不移把粮食生产作为首要政治任务,突出藏粮于地、藏粮于技,保护好、利用好黑土地这个“耕地中的大熊猫”。
今年,吉林省锚定目标,坚持扩面积、提单产、推技术、建良田多轮驱动,采取了一系列富有成效的增产举措,为实现粮食丰产丰收打下了坚实基础。
关键词:高标准农田
也是盛夏时节,走进长春市双阳区齐家镇的高标准农田示范区,映入眼帘的是整齐的田间生产路、灌溉渠道和护砌堤岸,田地中长势喜人的水稻一眼望不到边……
“通过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还有一系列的黑土地保护措施,今年,每亩地增产150公斤的目标已然触手可及。”双阳区齐家镇曙光村的村民们信心满满。
如今,高标准农田建设已成为保护黑土地的一项重要工程化措施。
数据显示:上半年,我省开工建设高标准农田713.9万亩,同比增长135.3%。
图片来源:新华社
关键词:科技创新
在大安市海坨乡中科佰澳格霖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盐碱地水稻种植基地,新农人们点点鼠标、敲敲键盘,就能完成改良后土地的日常监控工作,一个人就可以管理一个项目区。
昔日盐碱地,今日米粮川。
万亩盐碱地变身碧波荡漾的水田,背后,是吉林省农业科技的不断创新。
图片来源:新华社
从会种地到“慧”种地,农业科技创新成为保障粮食增产的重要支撑。
从无人机植保到卫星定位,从“靠经验”到“靠数据”,从“粗放型”种植到精耕细作,从“汗水农业”到“智慧农业”……
今年,吉林全环节全链条挖掘“耕种管收”“地种肥药”增产潜力,大力推行“水肥一体化+密植”等重大增产技术,加快筛选更多耐密、耐盐碱突破性品种,加快智能免耕播种机、粮食烘干机等研发创制,补齐坡地小型农机、多维移动无人驾驶农机等短板,为夺取全年粮食丰收奠定坚实基础。
关键词:大食物观
盛夏时节,吉林参王植保科技公司人参种植示范基地里,网膜遮护下的人参苗翠绿挺拔,已经结出了花蕾……
数万头戴着绿色编号的肉牛悠闲地嚼着草料,身着整洁工作服的工作人员忙碌着……走进长春城开农投绿色循环肉牛产业示范园区,仿佛置身于一个繁忙而有序的现代化牧场。
为不断丰富百姓的“肉案子”,吉林以“秸秆变肉”暨千万头肉牛建设工程为引领,肉牛养殖业蓬勃发展,位居全国前列。
图片来源:新华社
今年以来,吉林省坚定践行“大食物观”,通过统筹推进参、菌、鹿、蛙等特色产业标准化生产、规模化经营、全产业链发展,实行高品质人参“一参一码”,加快推动人参产业综合产值突破千亿元,保持黑木耳、鹿茸、桑黄等产业规模在全国领先地位。
如今,深入挖掘树上摘的、地里长的、水里游的等资源优势,吉林走出了具有自身特色的大农业、大产业发展之路。
关键词:农产品加工
6月,通化市重点人参产业项目——通化人参医药健康产业园建设项目创新应用示范基地进入土建施工阶段。一期工程总投资5.48亿元,主要建设2栋智慧工厂、创新应用示范基地、热源中心及园区配套等工程。
图片来源:通化发布
数据显示,上半年,在吉林省,通化人参医药健康产业园等153个新项目相继投产运营。
上半年,吉林省还培育农业产业化省级重点龙头企业45户,推动吉林华昊华丰生物科技等41家农产品加工业企业升规入统、734家生产主体转变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
吉林省依托省级以上现代农业产业园、优势特色产业集群、产业强镇等平台载体,建成优质高效、集中连片的标准化加工原料基地82个,推进农业品种培优、品质提升、品牌打造和标准化生产。
悠悠万事,吃饭为大。
瞄准“争当现代农业建设排头兵”方向,吉林正在脚踏实地、稳步前行。
中国吉林网 吉刻APP
记者 王昕
初审:鞠华军
复审:韩方宇
终审:陈尤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