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则发生在广东的“趣事”引发了广泛关注。一名小孩在玩耍时,竟然将自己“玩”到了瓶子里,所幸消防人员及时赶来救援。
从现场视频可以看到,小孩整个身体被困在“瓶子”中,情况看似十分危急。这不禁让人疑惑,孩子是怎么进入这个看似不可能进入的“瓶子”的呢?据推测,孩子可能是出于好奇,在玩耍过程中尝试将身体钻进瓶子,由于瓶子的口径较大,而孩子身体柔韧性较好,在不断尝试中逐渐进入,却未曾料到难以脱身。
网友纷纷在评论区分享带娃经历,网友@wai开心的笑:“我儿子去年—个钢环钢圈戴在自己的指头上,自己在家里面用什么刀啊什么的,给他割割不开,结果到消防员那里用小切割机切开的”
@网友蒲公英:“别的宝妈和我说,我不信,直到我女儿给我也来这一出,我信了”
那么,小孩把自己“玩”到瓶子里,这完全超出常人想象的操作,其背后的原理是什么呢?
长春市消防救援局消防专家指出:这主要涉及孩子身体的生理特点。儿童的骨骼尚未完全发育成熟,身体柔韧性强,相较于成年人更容易做出一些奇特的动作,从而使得他们能够钻进相对狭小的空间。然而,这种柔韧性在带来奇特行为的同时,也隐藏着巨大的风险。
从孩子健康的角度来看,此类事件存在诸多隐患。孩子被困在狭小空间内,时间一长可能会导致身体血液循环不畅,肢体出现麻木、肿胀等不适症状。若解救过程不顺利,还可能对孩子的身体造成擦伤、挤压伤等意外伤害。这一事件看似有趣,实则给家长和社会敲响了警钟。孩子的好奇心是天性,但如果缺乏正确引导和监管,就可能引发危险。
为避免此类事件再次发生,长春市消防救援局提醒:家长和监护人务必加强对孩子的安全教育和监管。一方面,要教育孩子认识到危险行为的后果,让他们明白哪些行为是不可以尝试的;另一方面,在孩子玩耍时,应保持密切关注,确保他们处于安全的环境中。公共场所也应加强安全提示,设置适合儿童玩耍的区域并配备相应的安全设施。
中国吉林网 吉刻APP
记者 刘赜瑞
图片来源于网络截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