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通化市区靖宇山上,屹立着一座承载着厚重历史与英烈精神的圣地——杨靖宇烈士陵园,这里是抗日民族英雄杨靖宇将军的安葬之所。1952年,经国家内务部批准,为永远铭记杨靖宇将军为中国人民解放事业的英勇奉献,传承其革命精神以教育后人,“杨靖宇烈士陵园”开始修建,1957年9月竣工,1958年正式对外开放。
杨靖宇烈士陵园占地面积2万平方米,园内布局规整,5座古典式琉璃瓦建筑错落有致。正面主体建筑为陵堂和墓室,肃穆庄重,其间安放着将军的遗首和遗骨;甬道中央,一座高5.35米的杨靖宇将军戎装铜像威风凛凛,花岗岩基座上彭真同志手书的“民族英雄杨靖宇将军”字样苍劲有力,仿佛诉说着那段热血岁月。两侧4个偏殿则作为陈列室,精心展出将军青少年时期遗物以及抗战艰难历程中的文物、文献、照片共280余件,全方位勾勒出将军光辉壮烈的一生,园内松柏常青,四季绿意盎然,氛围庄严肃穆,宁静中蕴含着深沉的力量。
与之相邻的东北抗日联军纪念馆同样意义非凡,它是我国首个展示东北抗日联军光辉业绩的大型纪念场馆,位于通化市杨靖宇烈士陵园保护区内,于2003年修建,2005年建成并正式对外开放。东北抗日联军纪念馆为半地下护坡式建筑,造型独特、美观大方。
东北抗日联军纪念馆建筑面积3800平方米,陈列主题为“铁血英魂”。序厅由巨幅水墨壁画《白山黑水抗联魂》组成,画长50米,高4米,由3000多个人物组成群山造型,代表绵延起伏的长白山脉和东北的三千万同胞。壁画中的人物虽然来自不同阶层、不同职业,但他们是不愿做奴隶的东北同胞、是不怕牺牲的抗联将士,他们坚定信仰、顽强不屈、团结一心,面对凶残的日本侵略者誓死驱寇、奋勇杀敌,用血肉之躯筑起了维护民族尊严的钢铁长城。
东北抗日联军纪念馆基本陈列分为六个篇章,分别是:屈辱篇——民族苦难;义勇篇——还我山河;众志篇——烽火关东;喋血篇——配合抗战;艰苦篇——烈忾英魂;胜利篇——东北光复。纪念馆通过900余件珍贵的图片、文物、文献、图表和精美的绘画、逼真的场景,充分展示了东北抗日联军艰苦卓绝的战斗经历、战斗场面、战斗成果和战斗生活,展现了东北抗日联军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用鲜血和生命诠释了伟大的东北抗联精神。
杨靖宇烈士陵园不仅是国务院首批批准的全国重点烈士纪念建筑物保护单位,更有首批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全国中小学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等称号,还身兼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国防教育示范基地等多重身份,承载着传承英烈精神、开展多元教育的重任。自2008年免费开放后,陵园与东北抗日联军纪念馆年接待参谒群众达45万余人次,成为通化市乃至吉林省红色主题教育关键载体,在爱国主义、国防以及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等诸多领域发光发热,持续滋养民众心灵。
近年来,杨靖宇烈士陵园紧扣时代发展脉络,积极擘画前行蓝图,多措并举推进全面升级。一方面,大力实施硬件设施优化,全面翻新东北抗联纪念馆展陈布局,精心雕琢抗联小路每一处细节,同时斥资重塑杨靖宇将军生平业绩展,深度挖掘历史细节,全方位丰富文化底蕴;紧跟数字浪潮,全力打造“数字园馆”,全景VR、线上预约等前沿智能功能纷纷上线,成功打破时空壁垒,引领360度沉浸式参观体验新风尚,民众哪怕相隔千里,也能通过“云端”便捷缅怀先烈、参与祭扫,让陵园成为永不散场的红色文化殿堂。
与此同时,杨靖宇烈士陵园在教育资源的深耕细作上持续发力,以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为核心向外拓展,匠心独运地把抽象教育理念转化为直观可感、富有艺术感染力的教育景观,为党员干部群众悉心构筑起一场触动心灵的教育盛会。密切贴合时代走向,敏锐捕捉需求变化,及时对国防、党史国史、廉政以及中小学生研学实践等各类解说词进行更新迭代,深度提炼红色元素精华,巧妙融合多元教育主题,促使教育内容时刻紧跟时代步伐,真正做到常学常新,源源不断地为社会各界输送精神滋养。
中国吉林网 吉刻APP
记者 吕东斌 文/摄/视频制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