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把马头琴和一封感谢信在位于健康中国传播大厦的“生命的微光”——健康中国“医术与艺术”人文公益展上展出。
那么,这背后有何故事呢?采访中,我们找到了答案!
马头琴是蒙古族的传统乐器,其音色圆润清朗、悠远浑厚,传递着蒙古族人民坚强豪爽、热情温厚的性格特征。“感谢您和您的团队,使我奏响了生命中最激昂美丽的旋律!”这把精致的马头琴作为一份回诊礼物,不仅承载着一位肝移植患者对吉林大学第一医院肝移植医护团队的无限感激和崇高敬意,更记录了一段医患双向奔赴、共创生命奇迹的佳话。
故事的主人公是一位来自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的蒙古族人民教师——阿拉木苏,他是一位由乙型肝炎发展为肝硬化,最终被确诊为原发性肝癌的患者。
2012年起,阿拉木苏开始辗转全国各地的知名三甲医院寻医问药,并先后接受了药物治疗、介入治疗、射频消融治疗,但效果却不尽理想。
“当时北京的一位医生给了我两个建议,积极疗法是做肝移植,保守疗法是回家继续吃药。我决定为自己的生命赌一把。”阿拉木苏回忆道。2013年7月,吉大一院自主完成了吉林省真正意义上的首例肝移植手术,为东北及周边区域的重症肝病患者带来了重生希望。
“巧合的是,我的弟弟毕业于原白求恩医科大学(吉林大学白求恩医学部的前身),日常的家庭交流让我对这所底蕴深厚的医学院校和这支敢闯敢拼的年轻肝移植团队倍加关注。”经过多方考察和深思熟虑,阿拉木苏选择了信任,也选择了出发。
时任医院副院长的吉大一院党委书记、器官移植中心主任、普通外科中心主任吕国悦及他所带领的肝移植团队对阿拉木苏的身体情况进行了系统评估,并第一时间为他做好了肝移植登记排队准备。
2014年4月的一日凌晨,阿拉木苏接到了吉大一院通知他前往长春接受手术的电话。当时,吕国悦及其团队成员也正在外地参加学术会议,得知等到肝源的消息,团队一行十余人即刻连夜赶回长春,与阿拉木苏共同奔赴这次“新生”。
“他们抵达医院后片刻都没有休息,每一位医生、护士都表现出了极强的专业性,不仅准备工作得心应手,还一直鼓励我放松心情、配合医嘱。”当时的阿拉木苏越发被眼前这群眼中有光、心中有爱的白衣天使们所打动。经过医护团队6个多小时的精密配合,手术成功完成,阿拉木苏安返监护病房。
“醒来后,我虽然不能动,意识却十分清醒,心情也很放松。”阿拉木苏在监护病房看到了吕国悦带领肝移植团队成员细致查看着每一位移植患者的术后指标,并耐心询问着大家的身体感受。
回忆起那段住院经历,阿拉木苏讲道:“术后前7天,我们身边全天没有离开过医护人员,我想正是这种精益求精的敬业精神、待患如亲的医者情怀,才使得这个团队有了如今的进步和成就。”
如今,十年有余,功不唐捐。阿拉木苏依然从事着他所热爱的教育事业,还笑谈道:“现在我的肝脏竟然是我最健康的器官,一个加减号儿都没有。”而吉大一院的肝移植事业也走过了“从无到有、从弱到强、从优到精”的发展道路,手术总量近千例,医院也全面取得了肝、肾、心、肺各项移植技术突破,器官捐献与移植总量位列东北地区第一、全国前十,移植成功率、患者长期存活率等各项指标都位居全国前列。
除了阿拉木苏的马头琴,这里还有追梦少女“新生十岁”的感谢信,有孝子捐肝救父、慈母割肝救女的感人故事,有74岁“肝友”与7岁患儿相互鼓励的特殊友谊,还有18岁“肝友”将医院移植技术突破写进高考作文、考入理想大学的振奋人心······
循梦而行,向阳而生。
中国吉林网 吉刻APP
记者 越明
吉大一院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