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在实现“双碳”目标大背景下,吉林新能源产业快速发展,绿色低碳发展道路越走越宽阔。
1月9日,贯彻落实省委十二届五次全会精神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第十四场)上,省能源局局长赵彦峰表示,省委将“创新机制推动新能源发展”列为重点改革专项之一,我们深感责任在肩、使命光荣。今后一个时期,我们将聚焦聚力“创新”、全力实现“跨越”。
一是在政策层面,不断优化政策、创新模式。纵深构建全省新能源产业政策体系,围绕适应新型能源体系和新型电力系统,不断优化政策供给,超前谋划“十五五”新能源领域系列规划研究,做细做实氢能、储能、虚拟电厂等领域实施方案。深化“绿电+消纳”模式创新,继续下放“绿电+消纳”指标分配权,充分激发地方主观能动性,自带负荷从“一对一”衍生为多负荷打捆,实现多种负荷柔性互补,自带负荷可与新能源直供相结合,破解新能源发电波动的局限性。探索发展路径,因地制宜打造以高比例自消纳为特点的区域性“源网荷储一体化”项目,有序开展老旧风机改造升级,探寻与“绿电+消纳”的融合路径。
二是在产业层面,积极抢抓赛道、促进融合。延伸氢储产业应用新场景,推进“风光电氢储”深度融合,推动氢储应用实现突破。在绿氢化工园区方面,省市(县)联动推动园区建设,带动更多适用绿电绿氢的项目落地。在氢能储运方面,积极打通东北地区绿氢化工产品外送通道。在储能规模化布局应用方面,推进首批集中式共享储能示范项目建设。在虚拟电场试点建设方面,持续完善运营模式和市场机制,试点打造示范项目。
三是在项目层面,持续加强谋划、夯实项目。实施一批规模大、效益优、电网友好的项目,推动新能源开发向多能互补、产业协同、源网互济转变,不断提高产业发展“质效”。加快推动增量配电网产业园区、绿氢化工产业园区、绿电园区等建设,以园区承载新能源规模化开发和就地转化;加快建设大电网,推进500千伏输变电工程和送出工程建设,完善区域骨干网架,推动主网架构从“两横两纵”变为“四横四纵”;加快实施储能提升工程,发展新型储能项目,规划建设抽水蓄能电站,深入布局充换电基础项目;加快推动吉电入京工程,打通新能源消纳新通道。
中国吉林网 吉刻APP
记者 李志明
摄影 蒋盛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