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这片拥有独特自然资源禀赋的土地,正孕育着一颗农业科技创新的璀璨之星——三江实验室。
作为吉林省最高层级科研平台之一,三江实验室正式落位吉林农业大学。这个被写进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的实验室,有着怎样的能量?在科技驱动的当下,吉林怎样高质量推动农业现代化?
两会期间,中国吉林网《吉林两会圆桌派》栏目邀请到吉林省政协委员、吉林农业大学校长李启云,揭晓答案。
“依托吉林农业大学建设的三江实验室,是我省启动建设的三个省级实验室之一。”
作为吉林省最高层级的科研平台之一,三江实验室旨在坚持“四个面向”,突出植物、动物、菌物“三物”融合发展,聚焦“三物”种质资源保育与创新、农业高效生产、农产品精深加工等关键领域,致力于破解农业领域的重大科学与技术问题,大力培育和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并推动科技成果的转移转化,打造吉林农业的原始创新策源地。
实验室承担着对接吉林省“千亿斤粮食”产能建设工程,打造种业振兴科技高地的重任,服务现代化大农业建设。
访谈开场,李启云就向网友亮出了三江实验室的实力。
也就是说,这个实验室肩负着打造国家“预备队”和区域“先锋队”的重要使命,将为吉林农业现代化建设乃至全国农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对于实验室项目的推进,李启云透露,目前,已完成实验室的机构和组织架构建设,设置了实验室的办公室。同时,在制度建设方面,形成了完整的十项制度。项目指南征集已经完成,将进一步梳理未来三江实验室建设的重点方向。春节之后,将面向全省、全国高校院所、企业发布指南。
李启云也期望,通过三江实验室的建设,能把省内外优势的科技资源,汇聚到吉林现代农业发展的重大任务中来。
三江实验室落点吉林农业大学,凭什么?
提到近年来学校取得的成绩,李启云自豪不已。
吉林农业大学中国工程院院士李玉教授领衔申报的项目荣获2023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实现了吉林省省属高校的历史性突破,也带动了全国食药用菌产业的发展。
实际上,除了李玉院士外,吉林农业大学名师云集,优秀的师资力量,为全省大力培育和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注入了强大的动力。
在农产品的加工领域,吉林农业大学研究的玉米深加工,也获得过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聚焦农业新质生产力方面,吉林农业大学围绕种植业、养殖业、农产品加工等方面都取得了显著成绩。
建立首个小浆果科技小院集群,支持国内70%蓝莓企业发展,效益超百亿元。
梅花鹿产业技术成果于46个鹿场应用,3年获利2.86亿元。
联合培育肉羊、黑猪新品种和吉林白鹅品系,联合打造“桦牛”区域品牌,畜禽养殖经济效益超百亿元。
……
当下,在科技驱动的当下,吉林如何放大农业优势?怎样高质量推动农业现代化?
李启云表示,科技成果转化,一直是大家关注的话题。近年来,吉林省也加大了对科技成果转化政策的支持力度。
特别是2024年底,吉林省发布了《吉林省全面深化职务科技成果改革实施方案》,在激活科技成果转化方面有重大突破,中小企业民营企业创新能力提升的问题,也提出来了“零转让”,“先使用后付费”等政策。
作为科研高校,有大量的科技成果亟待转化。
李启云介绍,对于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来说, 更多的是公益性科技成果,“水肥一体化”能够大幅度提升粮食的单产,也是国家包括吉林省重点关注的。另外,农业与健康产品融合的科技成果,对健康产业会起到助推作用。
学校也做出了突破性举措,未来,学校科技成果转化收益的90%可能由科研团队分配。
今年的吉林省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2025年,粮食产量要达到880亿斤以上。”
李启云认为,完成这个目标,“水肥一体化”技术应该会起到很大推动作用,而自己也带来了这份提案。同时,还带了一个关于数字农业的建议。
“顶层政策加持, 三江实验室助力,将有力推动学校科技创新,加速成果转化进程,吉林农业大学在农业科技领域蓬勃发展,潜力无限。”李启云坚定地说。
中国吉林网 吉刻APP
记者 陈志文 越明 栾喜良
摄影 张秋磊
摄像 马瑞 冯云鹏
制作 马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