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面那处冻害应该在9毫米左右,我们一会推着轨检小车经过时,要重点检查一下。”1月20日9时许,在长白山山脚下的原始森林深处,张光旭带领着他的检查小组,身穿黄色反光大衣,顶着阵阵寒风,推着轨检小车,沿着白和线进行线路检查作业。
今年28岁的张光旭是延吉工务段长白山线路车间检查工区的工长,2022年刚来到这里时,面对复杂的线路设备检查工作,他有些茫然。“别人能干的,我也一样能干。”很快张光旭就下定决心,扎根在这里干出名堂。他白天向干部和老师傅请教经验,晚上则挑灯夜读《修规》《单项作业指导书》,每天只睡5个多小时。经过努力,如今的他已经对车间管内的91.238公里正线、26.866公里站线、72组道岔以及7.63公里专用线了如指掌。
“大家注意,今天气温低,检查区段雪也厚,一定要小心慢行,保证安全。”张光旭的声音在寒风中显得格外有力。他们负责检查的浑白、白和2条铁路线,是祖国最东边的铁路线,常被人称为“东边道”。由于线路纵横交错在长白山下的松山林海间,整个冬期近半年,气温大多在零下30℃左右,线路设备始终被大雪覆盖,冬季的作业条件异常艰苦。
一行人在原始森林中穿行,脚下的积雪没过了脚踝,每一步都显得格外沉重。张光旭推着轨检小车,走在队伍的最前面,手冻僵了就左右轮换着放在嘴边哈一哈,脚冻麻了就边走路边跺两下,但眼睛却始终没有离开屏幕上显示的数据图谱。
“张博文、高战山快来帮忙把前面线路上的积雪铲一铲!”张光旭喊道。两人应声而上,一边铲雪开路,一边推行轨检小车。不一会儿,他们的额头上便渗出了细密的汗珠,但在这寒冷的天气下,这些汗珠很快便在帽子上凝成了一层淡淡的冰霜。为了保证数据精准,对雪大的区段每次都需要先清除积雪再进行检查作业。
检查过程中,张光旭不放过显示屏中任何一个细节,发现波形异常时,他都会趴在钢轨上观查高低,或拿着道尺进行反复测量,并观察着轨道的磨损情况。一旦发现病害,他会立即记录下来,并拍照留存,以便后续维修工区的工友们进行整治。
“这段线路有轻微的高低不平顺,需要记录一下。”张光旭边说边在本子上认真地记录着。“张工长,你这眼睛可真毒啊,这么小的病害都能发现。”张博文佩服地说道。“干我们这行,就得有双‘火眼金睛’,不然怎么保证铁路线的安全呢?”张光旭笑着说道。
确保安全源于对工作的专注和坚守,张光旭的家在离单位330公里以外的吉林市永吉县,每次回家都要乘坐动车和客运汽车近四个小时的车程,要是赶上夏季防洪值班、冬季降雪预警、春秋检重点工作等连续两三周回不了家也是常事。上班6年来他始终与家人聚少离多,把更多的时间和精力都投入到钟爱的铁路事业中。
“一到春运,我们的工作更忙了,压力也更大,长白山旅游热,我们要用心检查养护好每一米铁道线,保证每一位旅客的安全!”张光旭坚定的说道。随后又组织工友清除积雪、推动检查小车、做好病害记录,认真重复着这样的工作。
夜幕降临,星辰点缀着深邃的夜空,张光旭和他的工友们已经完成了今天的检查任务。回到车间后,大家拖着疲惫的身躯前往宿舍进行休息,张光旭则坐在电脑前,开始分析起了今天所检查的病害情况……
中国吉林网 吉刻APP
记者 王涛
通讯员 安飞龙 王梁
图片由延吉工务段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