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法院工作15年来,她始终秉持“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精一行”的原则,辛勤耕耘,默默付出,连续多年办案超百件,曾多次获得个人嘉奖,荣记个人三等功,又在前不久被评为2024年第四季度“吉林好人”,她就是白山市中级人民法院立案第一庭副庭长、四级高级法官兆艳红。
兆艳红生于1982年,中共党员,法学硕士。她当过律师,出于对法院工作的热爱,最终成为一名法官。
秉公执法,人民的好法官
兆艳红常说:“一纸判决或许能够带给当事人正义,却不一定能解开他们的心结。心结没有解开,案件就没有了结。”她善用“枫桥经验”,巧解“千千结”,以百姓心为心,以人民事为事,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是她工作的动力和源泉。
2024年11月,当事人王某将一面印有“善言善语 以理服人 秉公办案 刚正无私”的锦旗送到兆艳红手中,以此表达感谢之情。
原来王某与李某就案涉土地确权产生纠纷,王某认为自己耕种案涉土地已经20余年,期间的税费均由自己缴纳,政府已经就案涉土地为其办理了土地承包经营权证,诉请确认案涉土地经营权归王某所有。李某同样拥有政府为其办理的土地承包经营权证,李某认为王某土地承包经营权证办理在后,案涉土地经营权应归自己所有。在受理案件后,兆艳红秉持“案结事了政通人和”理念,倾听双方诉求、核对土地承包经营权证书,同时与县政府、村委会沟通,共同对双方进行劝导。最终双方达成调解协议,双方均表示不差这一亩地,就差心中一口气,纠纷得到圆满解决,心中气也顺了。
司法为民,群众的贴心人
兆艳红作为集约送达中心负责人,始终以“如我在诉”意识,积极探索“五步法”送达模式,破解“送达难”问题,切实将“为大局服务,为人民司法”做到位。无论是电子送达的即时提醒,还是一键协查的精准找人,都确保了当事人能够及时、高效地接收信息,大大地减少了当事人往返奔波于法院及各个场所的次数,真正做到了法律文书送达“零距离”“零等待”,跨省邮寄送达最短用时18小时,个案送达最短用时仅3分钟。而她参与撰写的《白山中院关于集约送达工作的情况报告》获吉林省高级人民法院主要领导重要批示。
同时,兆艳红切实围绕本职工作,延伸审判职能,入驻法官工作站,积极与社区、乡镇群众交流,认真听取普法需求,常常制作普法课件到深夜。通过专题讲座、“面对面”答疑方式,切实解决群众在现实中遇到的法律问题,实现精准传播、有效覆盖。
“我们艳红踏实、上进,不光业务能力强,心还特别细。大案小案她都认真办,从不含糊,每一次接待涉案民众,她都热心、细心、耐心,是一位非常优秀的法官。”作为兆艳红的分管领导,白山市中级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专职委员王辉告诉记者。
延伸职责,孩子们的“兆妈妈”
法治教育课、公众开放日、模拟法庭现场……一项项生动有趣的活动让孩子们近距离感受阳光司法。
作为法治副校长,兆艳红深谙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的重要性,她结合未成年人心理特点,以未成年人喜闻乐见的形式开展普法教学活动。她还坚持参与学校学生权益保护制度的制定及执行,指导学校完善安全管理制度,并结合自身审判工作经验,提出意见建议。为了让未成年人“零距离”体验法院文化,她积极组织开展公众开放日、模拟法庭活动,邀请在校学生走进法院,“沉浸式”感受阳光司法。参观学生纷纷表示,太喜欢“兆妈妈式”法治教育课了,不仅学习了法律知识,还亲身感受到司法的公正和法律的威严。
每一份判决都承载着公平正义的重量。兆艳红说:“我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继续在法律的殿堂里捍卫正义,以更加饱满的热情和严谨的态度投入到审判事业中,为吉林法治建设添砖加瓦,让公平正义的阳光普照每一个角落。”
中国吉林网 吉刻APP
记者 刘金英
图片视频来源:白山市中级人民法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