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良观经济|长春,如何向天空要GDP? 吉网原创-第一新闻 郭龙 3933305
喜良观经济|长春,如何向天空要GDP? 吉网原创-第一新闻 郭龙 3933305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第一新闻 > 吉网原创

喜良观经济|长春,如何向天空要GDP?

2025-03-24 16:02      来源: 中国吉林网

  如何描述低空经济的热度?

  有人说,它已从概念走向现实;有人说,它再次写进政府工作报告;还有人说,这片“蓝海”的水已开始沸腾。

  放眼全国,置身于低空经济的新风口上,各地正加速勾勒乘风而“飞”。

  吉林,亦在其中。

  比如,省会长春就在低空经济版图上撕开了一道口子…

  01

  低空“惊雷”

  竞逐低空赛道的当下,“抢位”冲刺尤为关键。

  毫不夸张地讲,谁在低空经济领域占了一席之地,谁就有了“领飞”未来的可能。

长春.jpg

  不久前,长春一个“动作”动静很大。

  回拨一下钟表。

  2月19日,国内首个低空行业大模型——“紫东长空”低空大模型在长春发布。

  一时间,引发大批网友围观。

  行业大模型发布,为啥关注度如此之高?

  意义重大,或许是最优解。

  笔者注意到,“紫东长空” 低空大模型的发布,不仅填补了国内低空行业大模型的空白,更为我国低空经济发展提供了创新范例。

  这个智慧“大脑”,有多强大?

  几个细节,值得细品。

  其一,能够适配主流国产计算芯片和硬件设备,确保数据安全,自主可控。

  其二,可以24小时全天候监测并且综合处理图像、视频、雷达、传感器、卫星定位等多维度、多类型的数据,而非仅限于单一的文本、图片数据等。

  其三,具备能感知、会思考、懂决策的能力,比如问“紫东长空”这样一个问题:这块土地是否适合种植玉米?大模型首先会通过低空飞行活动采集的地块面积、土壤情况等地理数据,结合降水、日照等气象数据,政策规划、人口布局等公共数据,玉米种植的农业技术等知识数据,综合多维度数据进行逻辑思考和研究判断,输出解决方案,告诉我们这块土地是否适合种植玉米、种植什么品种、什么时节更适合播种、如何预防可能出现的病虫害等等,从而实现农业生产智能化升级。

  这些突破性的特点,极度丰富了大模型“内涵”。

  此次发布“紫东长空”低空大模型,为长春率先实现低空与人工智能技术的深度融合,为低空出行、低空物流等低空业务的探索与落地提供了有效支撑。

  02

  何以长春?

  平日有些“低调”的长春,凭啥能在低空大模型领域“杀出重围”?

  从根上找,这是长春厚植创新土壤,集聚创新资源共同作用的结果。

  作为省市科技创新的主战场,长春新区创新基因悠久,创新基础雄厚,始终把创新摆在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

  换个姿势看,强有力的政策支持,浓厚的创新氛围,一批大院大所大校大企“协同”,推开了长春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窗口”。

  就拿“紫东长空”来看,它就是依托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研发的多模态大模型“紫东太初”而打造的,低空经济领域的行业大模型,汇集了多名国内顶尖专家、研究员的专业实力,代表国内顶尖人工智能研发水平。 

       发展低空经济,根本指向是发展,重中之重是产业。

  长春算力中心目前已达到‘超算10P+智算300P’的算力规模。

  成功发射国电高科“净月一号”“净月二号”卫星。

  通视光电、求是光谱等一批光电科技前沿企业,以及吉林大学“吉智产业园”、长春理工大学“芯光产业园”等重点园区的落位生根。

  低空经济新业态“监管沙盒”模式成为工信部、科技部2024年政策试点。

  推动长春市纳入“全空间无人体系城市联盟”,成为东北地区唯一入选城市。

  ……

低空经济1.jpg

  去年以来,长春在部署低空经济方面动作频繁。从成立低空经济专班到发布行动计划、从成为全国首批低空空域管理改革试点城市到低空经济研究院等智库体系揭牌、“海陆空全空间智能无人体系城市联盟创始城市”授牌……一套组合拳,引外界关注。

  此外,《长春市推动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2024-2026年)》对外发布,更是看点中的看点。内容显示,长春构建了以净月高新区为核心的“一核心、三基地、四支点、一走廊”的产业空间格局,力争在低空经济领域实现“飞得好”“用得好”“发展好”战略目标。

  03

  场景落地

  低空经济的终极价值在于场景落地。

  在长春,低空经济正以惊人的速度落地。

  抬头看天。

  长春积极探索“低空+”多元应用场景,推动低空经济与各大产业深度融合,赋能产业转型升级。

  拥有众多“黑科技”的长光博翔无人机有限公司的双飞翼无人机,实现长航时、高效率、远距离低空场景的实时监测、信息图像传输反馈。

  一架无人机自动起飞升空,按照预设航线调整飞行姿态,开始对轻轨沿线的日常巡检任务,仅需10分钟就能完成人工数小时的工作量,轨道交通自此有了“空中稽查”保驾护航。

  净月高新区在净月潭景区、长春农博园、长春国际影都金色大厅、长春市低空飞行指挥中心部署5部云圣智能宝莲灯无人机巢,每架无人机每天自动巡检两轮次,实现城市垃圾清理、路面破损巡查、易积水点路面监测告警、防汛监测告警等功能。

 自动驾驶.jpg

  同样在净月高新区,无人机与无人配送车、机器狗协同作业,完成了多个站点的快递配送。                                      

  目前,长春市已明确,低空经济作为新质生产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未来发展空间广阔。企业要积极探索与开拓商业模式、抢占低空经济市场,迅速壮大产业规模。

  一句话,外界看到了长春低空经济的家底,也看到了长春低空经济的雄心。

  04

  天空GDP

  继2024年首次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后,今年政府工作报告再次“点名”低空经济。

  众所周知,低空经济在促进区域经济繁荣、拓展经济发展新空间等方面潜力无限。

  这也是眼下各地和企业纷纷加力布局,抢滩低空经济新蓝海的核心所在。

  迎“空”而上,机遇几何?

  这么说吧,它是万亿蓝海。

  据中国民用航空局数据,2025年中国低空经济市场规模将达1.5万亿元,到2035年有望达到3.5万亿元。

  立足脚下,眺望蓝天。

  在笔者看来,“天际”机遇将给长春带来至少三重利好。

 无人机.jpg

  首先,通过产业新赛道的打造和先进技术的加持,对于产业链上游企业,能为技术研发创新助力,扩大市场需求,增强产业协同性;对下游企业而言,则有助于提升运营效率和降低成本。

  其次,“组合式”经济形态,还会加速长春市形成未来产业集聚效应,带动人工智能领域、无人机设计及制造领域、智慧物流领域、新兴服务业领域等企业入驻。进而提升城市吸引力,人才吸引力,形成更加浓厚的科教研发氛围。 

  最后,低空经济的蓬勃发展,正深度渗透到各行各业,衍生出多元的应用场景,为传统产业赋能,创造全新的经济增长点,促进经济发展提质增效,实现弯道超车。

  今年吉林省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未来产业突出前瞻布局,开展“人工智能+”行动,开拓新型显示、低空经济等应用新场景。超前布局建设数据基础设施,实现算力总规模翻番。

  当前,长春正锚定“争创全国低空经济先行区、集聚区和示范区,跻身国内低空经济创新发展第一梯队”目标,聚焦“打造东北低空经济中心”,建设东北低空数据中心、航空体验中心、低空制造中心,全力在广袤的低空领域开拓出一片独具长春特色的产业高地。

  千米之下的“新赛道”,长春也提出了较为明晰的目标。

  2025年力争在长春市范围打造一批低空经济应用场景典型案例,进一步完善全市低空飞行基础设施网。到2026年,长春市低空经济规模力争达到30亿元。

  向天空要GDP,面前的这块新蛋糕如何能越做越大?长春需要和时间赛跑。

  中国吉林网 吉刻APP

  记者 栾喜良

  摄影 罗浩

初审: 郭龙   复审: 孙晓云   终审: 张彦梅 吉网新闻热线:0431-82902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