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7日,中国吉林网从《吉林省持续优化营商环境2025年重点行动方案》新闻发布会(第二场)上获悉,优化营商环境是推动吉林高质量发展明显进位的基础工程,省生态环境厅坚决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按照《吉林省持续优化营商环境2025年重点行动方案》工作要求,以协同推动产业园区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和经济高质量发展为切入点和突破口,实施优化营商环境重点行动,持续激发市场活力和创造力。
产业园区作为实体经济的重要载体,是推动地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引擎”。为引领产业园区集约、绿色、高质量发展,为园区招商引资、项目落地提供更加高效、精准、务实的环境要素保障,省生态环境厅在全省省级以上开发区中,从依法完成规划环评编制、配套环境基础设施完备、环境管理和风险防控体系健全、区域环境质量稳定达标四个维度综合评估,选取长春国家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长春净月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等8个产业园区作为第一批联动试点园区,开展产业园区规划环境影响评价与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联动试点改革工作。
产业园区环评试点改革通过政策协同融合的“加法”和项目环评审批的“减法”,双轮驱动构建“放管服”结合的新型环境管理机制。一是强化制度协同做加法,释放绿色发展动能。整合生态环境分区管控和产业园区规划环评,生态环境分区管控为产业园区发展“明底线、划边框”,规划环评为园区发展“定方向、优布局”,一园区一清单形成园区产业准入索引,为园区招商引资提供了清晰的产业定位,促进符合园区发展的高附加值、低污染项目聚集,推动园区产业链绿色升级。二是优化项目审批流程做减法,精准释放政策红利。对园区在项目环评审批上,推行三个“一批”。“打捆”一批。对试点园区内家具制造、文教娱乐用品制造业、塑料制品业等九类报告表项目,实施同类项目编制一本环评报告进行“打捆”审批的做法,极大的节约了企业的成本。“豁免”一批。针对试点园区内城市道路、管网管廊等五类建设项目豁免办理备案手续,项目落地实现了“拎包投产”。“简化”一批。针对排污强度低的项目,在环评审批时免于提交污染物排放总量指标来源说明,进一步简化审批环节和流程。
下一步,省生态环境厅将对《吉林省持续优化营商环境2025年重点行动方案》进一步细化和实化,以“放得活、管得住”为核心,推动产业园区环评改革从“试点突破”到“全域推广”,实现产业园区环评改革从“小切口”向“大纵深”发展,为园区经济高质量发展和企业项目高效落地提供环评要素保障,为推动吉林高质量发展明显进位持续贡献环保力量。
中国吉林网 吉刻APP
记者 王昕
摄影 李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