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栏语:
民营经济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生力军,是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础。
即日起,中国吉林网将持续推出“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一线观察·政策红利”系列报道,全面反映我省直奔问题出台政策、直面需求创新政策、直达企业落实政策,全力推动民营企业健康发展的有力举措。
将政策“含金量”转化为发展“高质量”,吉林正悄然落子。
近日,吉林省政府新闻办围绕《吉林省持续优化营商环境2025年重点行动方案》(以下简称《方案》),联合省政数局、省发改委、省工信厅、省市场监管厅等多部门,连续举行三场新闻发布会进行政策解读,以“组合拳”破解民营企业发展难题,释放出“真金白银”的政策红利。
优化营商环境是企业生存发展的土壤,是经济活力的“晴雨表”。
吉林省连续两年制定《持续优化营商环境重点行动方案》,2025年方案是继2024年重点行动之后的“升级版”和“加强版”。从“促改革”“抓整治”“通渠道”“建机制”四个维度入手,实施28项重点举措。其中,从涉企服务效能、保护企业权益等方面提出了涵盖12项任务的改革清单;围绕乱检查、乱执法、乱收费等7个领域开展专项整治;畅通惠企政策下达和企业诉求上达2个渠道;完善明察暗访、核查通报、无感动态监测等7项工作机制。以改革的“硬举措”优化营商“软环境”,以刀刃向内的决心开展整治,真正让企业感受到吉林益企、爱企、助企的诚意。
(3月29日,长春三友汽车部件制造有限公司工人在车间内工作)
这一系列动作,不仅是简单的“政策叠加”,更折射出吉林以真招实招推动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决心。
坚持改革引领。围绕准入准营、执法检查、招标采购等重点领域,以及项目审批、融资贷款、人才引进、税费缴纳等关键环节,以“小切口破题、大纵深发力”,统筹推行6项综合配套改革和6项专项改革。其中,综合配套改革主要围绕涉企检查、服务及权益保护等实施宽口径改革;专项改革则聚焦开发区工业用地、环境影响评价、政府采购及招投标规则等细分领域实施单项改革,确保既有整体推进,又有局部创新。
突出整治监督。乱检查、乱执法、乱收费等问题既加重企业经营负担,又影响企业发展信心。《方案》明确提出,针对乱检查、乱执法、乱收费、乱罚款、政务服务乱作为等7项方面开展专项整治,动真碰硬,规范行政执法行为;鼓励采用包容审慎监管和柔性执法方式,切实维护经营主体合法权益,让营商环境变化可感可及。
畅通政企沟通渠道。政企双向沟通交流渠道是实现企业和政府“零距离”的重要途径。《方案》明确提出,运用数字化技术手段,畅通惠企政策下达和企业诉求上达渠道,完善线上政策直达平台功能,提升惠企政策知晓度,打通政策宣传“最后一公里”,让有利政策惠及更多企业。同时,拓宽政企沟通渠道,提高诉求反映时效性,对企业反映诉求问题施行台账管理,对跨地区、跨领域、跨部门的共性问题开展会商,切实提高政企沟通的质效,实现政府和企业双向奔赴。
构建长效机制。《方案》既立足当下破解突出问题,也着眼长远构建长效机制,提出了健全完善明察暗访、无感监测、整改销号、挂牌督办、定期通报、问责追责、尽职免责的7个工作机制,推动形成营商环境问题破解全流程的科学工作体系,实现全过程完整闭环,鼓励和推动政府工作人员勇担当、善作为,实打实帮助企业解难题、促发展,真正做到“无事不扰、有求必应”。
……
吉林,
正以营商环境之“优”,
政策落地之“实”,
持续激发民营经济“进”的势头,
走出振兴突破的坚定决心。
中国吉林网 吉刻APP
记者 彭绅 陈振昂 丛鹂锐
摄影 罗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