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优化医疗卫生领域营商环境,提升监督执法服务水平,吉林市船营区卫生监督所积极响应省、市卫生健康委号召,近日正式启动了“医疗卫生监督执法优化营商环境月”专项活动。
本次活动以“规范执法、普法惠民、服务发展”为主题,通过文明用语培训、执法普法进医院等系列举措,助力医疗机构依法执业,规范医疗领域规范执业。

为规范执法行为、提升服务温度,吉林市船营区卫生监督所组织相关监督员开展《吉林省医疗卫生监督文明用语指引(试行)》专题培训。培训围绕“用语规范、态度亲和、程序透明”三大核心,结合日常监督场景,细化执法沟通话术,要求执法人员做到: 亮证执法,主动出示证件,表明身份; 释法说理,耐心解释法规依据,避免简单粗暴; 服务导向,以“指导整改”替代“一罚了之”,体现执法温度。执法人员进一步强化了文明执法意识,为优化营商环境奠定基础。
活动期间,吉林市船营区卫生监督所组建“普法服务小队”,深入辖区医院、诊所、商超等开展“一对一”普法帮扶,重点解决监管中发现的常见问题,通过“执法+普法”模式,既压实医疗机构主体责任,又减少因“不知法”导致的违法风险。
为精准对接医疗机构需求,吉林市船营区卫生监督所在活动期间还积极收集医疗机构的意见和建议,针对反馈的问题及时进行梳理和整改,不断优化监督执法工作流程和服务方式。通过加强与医疗机构的沟通与协作,建立起了良好的互动机制,形成了共同维护医疗卫生市场秩序的合力。
优化营商环境不是降低监管标准,而是通过更规范、更人性化的执法体现管理与服务理念的变化。下一步,吉林市船营区卫生监督所将持续深化营商环境建设,探索“包容审慎监管”模式,对轻微违法行为推行“首违不罚+承诺整改”,为守法机构提供更多发展空间,全力护航群众健康权益。
中国吉林网 吉刻APP
记者 越明
图片由吉林市船营区卫生监督所提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