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延边州汪清县的青山绿水间,一朵朵黑木耳孕育着乡村振兴的新希望。作为全国最大的木耳全产业链服务企业,汪清桃源小木耳实业有限公司自2017年成立以来,以科技创新为引擎,以做强实业为使命,探索出“1+1+X”的菌业发展新模式,带动3000余户农户走上致富路,书写了农业现代化深度融合的生动篇章。
全产业链布局:从传统种植到智慧农业的跨越
4月15日,记者走进公司智能化生产基地,物联网系统实时监测着70座温室吊袋大棚的温湿度,全自动菌包生产线每小时可产出12000袋标准化菌包。“我们建成了国内首个木耳产业数字化平台,通过阿里云大数据分析市场需求,使菌农种植效益提升30%。”汪清桃源小木耳实业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
这种变革源自对产业痛点的深刻洞察。过去汪清木耳虽品质优良,却因分散经营、标准不一难以形成品牌效应。公司创新推出“链主企业+产业集群”模式,整合菌资联采中心、智能菌棒工厂、分布式育菌房等板块,实现从菌种研发到终端销售的全流程管控。目前年产能达3000万斤,带动县域木耳价格同比上涨15%,真正让“小木耳”成为“大产业”。
科技赋能产业:层层破解生产技术难题
公司成立之初,如何摆脱落后的生产模式,用科技手段赋能产品生产,实现产品的高效、安全,是企业一直思考的问题。经过一次又一次思维碰撞和论证实验,最终,公司自主设计的一条从拌料、装袋、灭菌到培养全程标准化、自动化的菌包生产线于2018年底成功试运行。
“我们率先建立了一个菌宝宝培养工厂,从原材料进来一直到菌宝宝出厂,能够做到无人接触,这个过程中我们拥有专利30多项。”
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布2024年“数字三品”应用场景典型案例,汪清桃源小木耳实业有限公司的“木耳加工智能调度排产案例”成功入选“面向精益管理的智能调度排产典型案例”名单,这也是延边州唯一入选案例。公司整合全自动木耳菌包加工工厂、有机木耳种植基地、木耳自动化包装工厂、现代化仓储物流配送体系以及对口专业人才保障,以安全透明的供应链体系,为行业提供品质服务,解决了木耳行业标准化难题,形成完整且可复制的产业链模式和经验,有力推动木耳行业的提质发展。
反哺乡梓:用实际行动诠释责任担当
2019年年初,公司实施东西部协作项目,新建智能化温室吊袋大棚项目、育菌室项目、菌包生产线及其配套设施、智能有机黑木耳玻璃温室吊袋大棚采摘观光体验区项目,共带动天桥岭镇建档立卡贫困户1077户1751人,人均增收685元。
此外,公司设立专门车间,安置有劳动能力的建档立卡贫困户到车间工作。不仅为他们提供免费大棚,菌包还按照5%至15%不等的优惠价格先行赊欠,木耳丰收后,公司以高于市场的价格回收,届时再进行付款。这一温暖举动,赢得当地农户连连称赞。这些年来,公司不仅做大了产业,更扛起了社会责任。
未来展望:打造乡村振兴“菌类样板”
站在新起点,公司正谋划更加宏伟的蓝图——打造乡村振兴的“菌类样板”。
让菌农腰包更鼓,让中国木耳走向世界,这是公司的初心,也是一直为之奋斗的目标。未来,公司将一如既往深耕木耳领域,坚守主业做强实业,用实际行动全力打造乡村振兴“菌类样板”。
中国吉林网 吉刻APP
记者 马春雪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