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营经济发展一线观察·民企先锋|松原市鼎润文化:非遗赋能文旅融合 激活民营经济新动能 吉网原创-第一新闻 梁欢欢 3943660
民营经济发展一线观察·民企先锋|松原市鼎润文化:非遗赋能文旅融合 激活民营经济新动能 吉网原创-第一新闻 梁欢欢 3943660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第一新闻 > 吉网原创

民营经济发展一线观察·民企先锋|松原市鼎润文化:非遗赋能文旅融合 激活民营经济新动能

2025-05-01 14:31      来源: 中国吉林网

  在吉林省松原市前郭尔罗斯蒙古族自治县,一家民营企业正焕发着蓬勃生机。松原市鼎润文化青年创业园有限公司立足区域文化资源禀赋,通过“非遗+”模式创新,构建起涵盖研发、生产、体验、教育、消费的全产业链,走出了一条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特色之路,成为吉林省文化产业创新发展的亮丽名片。

  非遗传承 构建保护新体系

  作为吉林省非遗传承基地,鼎润文化深度挖掘保护传承查干湖鱼皮制作技艺、郭尔罗斯布艺、锡伯族刺绣等县级以上非遗项目14项,培育省级传承人1名、市级9名、县级4名,建立起完备的传承人梯队。为给地域特色文化传播提供阵地保障,鼎润文化投资8000余万元建设的吉林省首家非遗传承体验中心,集非遗工坊、研学基地、众创空间于一体,创新开发查干湖冬捕体验馆、马头琴艺术体验馆等新业态,实现非遗从静态展示到动态体验的转变。

  在非遗衍生品开发领域,鼎润文化累计推出“郭尔罗斯”“查干湖”“冰湖腾鱼”等15大品牌、3000余款文创产品,获得外观专利40项、著作权保护89项,其中鱼皮版画《吉祥如意》在2024年吉林省文化和旅游创意产品设计大赛上获得金奖。累计获得中国旅游商品大赛、中国特色旅游商品大赛金奖等奖项50多项,建立“松原礼物”发展体系,入选“吉林省外交礼物”。通过“线上线下”销售体系,全面畅通旅游“购”的途径,有效破解旅游“购”的短板。

6c41ede8d3cd2db79a86bfb53b43912.jpg

  产学融合 创新“非遗+”发展模式

  鼎润文化以“非遗+旅游”为主线,打造出“非遗体验馆”“郭尔罗斯站集市”等六大主题景区,将蒙古族礼仪、美食、演艺融入旅游全过程,形成“文商旅”三位一体的消费集聚区。景区年均接待游客超20万人次,带动周边餐饮、住宿等产业增收。

1fbd0e8ffed1cae49bc51d165a80ee7.jpg

  在研学教育领域,企业创建“非遗为特色、生态为底色、红色为内涵、科技为支撑、劳动为补充”的精品研学体系,建立“这里春光无限美”“葱茏夏日花锦绣”“斑斓秋色惹人醉”“又是一年飘雪季”四季研学活动体系,累计开展研学活动500多场次,参加人员6万多人次。2024年,其研学基地入选吉林省首批中小学研学实践教育基地,成为青少年文化传承的重要阵地。

  在产学研合作方面,鼎润文化与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吉林外国语大学、北京联合大学非遗学院等20多所高校、研究机构及企业建立了校企共建、机构合作、企企共建,在非遗研发、非遗活态体验等方面进行战略合作,实现资源共享。这种“校企协同”模式为非遗创新注入了专业力量。

920fc5477d34c29624049399e50bdbf.jpg

  文化惠民 社会效益彰显企业担当

  作为吉林省文化产业重点园区,企业创新开展非遗扶贫工程,在3个贫困村建立非遗工坊,培训3100余人次,实现“居家创收”新模式。累计带动长期就业35人、临时用工近千人,并孵化出多家文创企业,形成“培训—就业—创业”的完整链条。

  企业运营的非遗家景区已成为松原文旅新地标,年均举办非遗展示活动1000余场,吸引国内外游客体验鱼皮画制作、马头琴演奏等技艺。同时,鼎润文化积极拓展国际市场,代表吉林省赴俄罗斯、蒙古等十余个国家和地区开展吉林文化旅游周活动,代表属地党委政府和省市行业主管部门赴域外开展文旅宣传推介活动200多场次,承接和举办各类非遗展示和活态体验活动1000多场次,在国际国内舞台展示了吉林非遗和鼎润创造,成为吉林新文化新旅游新消费最亮丽的风景线。

e7fc093cc09cac01bf8ce50a6dbab43.jpg

  “民营经济发展前景广阔、大有可为。”鼎润文化的实践印证了民营经济在文化传承与产业升级中的重要作用。未来,鼎润文化将继续以非遗为纽带,持续深化“非遗+”战略,将传统文化资源转化为发展新动能,为吉林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文化新活力。

  中国吉林网 吉刻APP

  记者 伦歆然 文/图/视频

初审: 梁欢欢   复审: 侯薇   终审: 陈尤欣 吉网新闻热线:0431-82902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