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爆“六一”!东师附小(繁荣校区)解锁“五色吉林”的N种打开方式 吉网原创-第一新闻 梁欢欢 3951302
燃爆“六一”!东师附小(繁荣校区)解锁“五色吉林”的N种打开方式 吉网原创-第一新闻 梁欢欢 3951302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第一新闻 > 吉网原创

燃爆“六一”!东师附小(繁荣校区)解锁“五色吉林”的N种打开方式

2025-05-30 16:56      来源: 中国吉林网

  当科学的奇思妙想邂逅“六一”的童真烂漫,当黑土地的深厚文化底蕴碰撞科技的创新火花,一场专属少年的狂欢盛宴就此拉开帷幕!

  5月30日,东北师范大学附属小学(繁荣校区)以科技为笔、以文化为墨,精心描绘出庆祝“六一”国际儿童节暨第十一届“校节”、科技节的绚丽画卷,为孩子们打造了一场充满“吉林味”的“六一”奇妙之旅。

WechatIMG448.jpg

  踏入校园,开幕式现场仿佛一个神奇世界,一边是充满魔力的科学天地,一边是鲜活生动的地域文化长廊。

  操场上,孩子们身着各具特色的服饰,有体现各种职业的装扮,有充满民族风情的华服,还有彰显吉林地域特色的服装,他们化身成一个个小达人,伴随着音乐尽情舞动、狂欢,开启快乐的巡游,校园里处处洋溢着欢乐的氛围。

WechatIMG450.jpg

  走进教室,各个年级组的活动更是精彩纷呈。

  一年级的小萌娃们化身“小小航空探索家”,走进空军航空大学,近距离感受飞机翱翔蓝天的奥秘,开启了一场充满童趣的航空探索之旅。

  二年级精心打造的考古、照相、医院等模拟真实场景的职业体验馆,馆内错落有致,设施一应俱全。

1748596225787.jpg

  “小职业体验官”们戴上护目镜,穿梭在考古世界中探寻“宝藏”;系上白大褂模拟问诊,戴上厨师帽制作点心,在角色扮演中触摸职业的温度,认知社会的多元,满怀兴奋与好奇地开启了人生中第一次职业初体验。

  三年级的“民族文化小使者”们身着绚丽多彩的民族服饰,穿梭于少数民族文化体验馆。他们品尝着朝鲜族打糕、鄂温克族奶茶,跟着蒙古族长调轻轻哼唱,在美食分享、歌舞表演和互动竞猜中,感受着中华各民族文化的博大精深,在心中播撒下民族团结的种子。

WechatIMG451.jpg

  五年级的“非遗小传承人”们沉浸在中医药研磨、剪纸篆刻、端午香囊制作等体验活动中,亲手触摸千年非遗的温度,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

  六年级的“爱心小掌柜”则在“义卖街”上热情吆喝,将闲置物品转化为爱心善款,传递着温暖与善意,用实际行动诠释着爱心与奉献。

1748596293831.jpg

  “校节是东北师范大学附属小学(繁荣校区)的综合性节日,是‘自主的节日、快乐的节日、成长的节日’,也是学校深入践行‘率性教育’理念的重要举措。”东北师范大学附属小学(繁荣校区)学生工作部副主任姜丽丽介绍,近年来,学校加大了开放力度。一三五年级以课堂教学为主阵地开展家长开放活动,二四六年级以活动为载体举办家长开放日,让家长走进校园,感受学校办学理念,见证孩子的学习、生活与成长,使家校共育真正“活”起来。

  此次校节,四年级全体家长走进校园。四年级以“五色吉林”为主题开展的活动,格外亮眼。他们将吉林的金色粮仓、银色冰雪、红色历史、蓝色工业、绿色生态融入美食品鉴、服饰秀场、民俗体验中,家长与孩子携手,沉浸式感受家乡的魅力与底蕴。

WechatIMG455.jpg

  四年级学年组长葛昕洋表示,“五色吉林”主题开放日承载着丰富教育内涵与协同育人目标。学校希望借此主题,向家长传递立足本土文化,以红色历史传承厚植家国情怀;聚焦实践育人,通过绿色生态、冰雪运动培养学生综合素养与健康体魄。这一主题对家校协同教育意义深远,能让家长直观感受学校“全人教育”实践,凝聚教育共识,助力学生全面发展。

  作为校节的重磅活动之一,“社团文化节”将活动推向了高潮,音体美、科学等学科社团各展所长,跨年级的互动交流让创意与灵感不断迸发。

WechatIMG454.jpg

  “学校通过音乐课堂,让四年级学生了解东北汉族民间音乐艺术文化,这是一场意义非凡的寻根传承之旅。”东北师范大学附属小学(繁荣校区)音乐组组长李姝告诉记者,在地化课程设计让孩子们深入体会东北秧歌、大鼓、吉林鼓吹乐等民间艺术。课堂上,孩子们还自己制作花棍,将音乐学科与美术学科整合,体会东北艺术表现形式。

  手绢、扇子、花棍、绸子、鼓乐等平时学习的内容,也在校节节目中精彩呈现,孩子们将其演绎得活灵活现。

  此次活动以“六一”儿童节为契机,以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主轴,创新了家长开放活动模式,促进家校沟通,形成教育合力。

WechatIMG447.jpg

  “通过这次活动,‘五色吉林’不再是抽象的概念,而是孩子们亲手触摸到的玉米地,细心描绘的稻穗,以及深入了解的人参知识等。这让孩子们产生了对乡土的认同和自豪感。家乡的色彩为他们的童年打下了深刻的烙印,必将伴随他们茁壮成长。”看着教室墙上贴着的孩子们的作品,走廊里摆满的精美装饰物,让第一次参加校节的学生家长魏莱深受感动。

  正如四年六班学生王翕然所说, “今年的‘六一’儿童节特别有‘吉林味’,我们用吉林的农作物做了装饰品,感觉到处都是吉林的故事,我非常自豪。”

  通过这次活动,孩子们对家乡吉林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不仅知道了长白山、雾凇,还认识了金色的玉米和大豆、雪白的大米,以及吉林新三宝等,“吉林”二字深深地刻在了他们心中。

  一天的活动,让孩子们时而化身科学小达人,在科技实验中探索万物规律。时而变成“文化使者”,在传统民俗里传承吉韵风华……每一个跃动的身影,都彰显着对知识的渴望。每一声清脆的欢笑,都诉说着成长的喜悦。

  这场充满“吉林味”的“六一”嘉年华,不仅是一次欢乐的节日庆典,更是一次科学精神与文化自信的深度培育。它让孩子们在实践体验中收获知识、与成长,在幼小的心田种下了热爱科学、热爱家乡的种子。

  中国吉林网 吉刻APP

  记者 越明 陈志文

  摄影 张秋磊

初审: 梁欢欢   复审: 李超   终审: 张彦梅 吉网新闻热线:0431-82902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