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艾香遇见童趣,当龙舟划破碧波!
2025年吉林省的端午节,在非遗的创新传承与表达中,升腾起一场前所未有的文化热浪。
这场文旅盛宴,不仅点燃了节日的欢腾,更让吉林省的非遗发展有了新的生机。
古老技艺的当代创新展演
端午节期间,非遗不再是被束之高阁的标本。
5月31日,创意市集在长春伊通河畔火热开市!
来源/悠游吉林
满族纹样幻化成时尚徽章,蓝染古法晕染出潮流布包,传统中药香方被装入年轻人钟爱的国潮香囊……
来源/长春晚报全媒体记者 王强
在非遗传承人手中,满族剪纸玲珑剔透、关东泥人张的憨态可掬、绳编艺术千回百转。
来源/长春晚报全媒体记者 王强
当朝鲜族刀舞、象帽舞,以最富张力的姿态撞入观众视野,传统技艺的生命力磅礴喷涌。
来源/长春文庙博物馆
6月1日,长春文庙博物馆内,五十余名汉服萌娃在“圣泉净手”“朱砂启智”的古礼中完成了一场跨越千年的精神对话。
来源/长春文庙博物馆
这并非简单的仪式复刻,而是通过亲子共习《弟子规》、点朱砂送寄语的温情互动,让尊师重道、明德修身的文化基因在孩子心中悄然生根。
当传统基因注入时代灵感
来源/省图书馆
5月31日,在省图书馆“粽香红楼”雅集中,读者身着汉服破解《红楼梦》谜题,指尖研磨草药缝制香囊,在稻香村的诗意空间里与曹公对话。
来源/长春文旅
在北京大街西历史文化街区,五一火遍全网的传统戏曲惊艳回归!以京剧经典选段为骨,打造传统与新潮的震撼碰撞。看刀马旦长枪破空,青衣水袖翻云,在创新编排中重释国粹之美。
来源/长春文旅
在九台区“贡米参香”画展现场,邀请民众为农民画填色,蔡氏纸葫芦传承人现场教学,艺术共创让观众从旁观者变为文化生产者。
端午期间,能引来数万流量的竞技运动,非它莫属。
2025全国龙舟大联动暨吉林省第三届全国龙舟邀请赛(吉林站),在吉林市船营区临江游园松花江水域隆重启幕。现场千帆竞技,数万人观战,锣鼓喧天,将端午节传统文化仪式感拉满。
多维融合锻造文旅“强磁场”
放眼吉林省,端午小长假期间这场非遗盛宴,成为“流量引力场”。
来源/康宇龙
长春 “非遗+”,伊通河市集以“非遗市集+趣味活动+民俗演艺+主题打卡”四维联动,构建亲子娱乐新生态。
白城游园会,以“文艺展演+民俗体验+非遗购物+主题打卡”全链覆盖,单日引流超3万人次。
吉林全国龙舟邀请赛,28支劲旅击水中流,桨影翻飞间鼓声震天,为非遗节日注入更多激情,让流量裂变式增长。
“氢春号”文旅列车,如移动文化宫殿,巴洛克外观内藏君子兰色调的东方雅韵。车厢化身流动秀场,成为刷屏级的城市文化新IP。
粽香渐远,鼓声犹在。
这个端午,吉林省以非遗为舟,以创新为桨,在文旅融合的浪潮中,划出了一道闪亮的轨迹。
当非遗从博物馆的展柜走向市集的喧嚷
从古老的仪式焕新为时尚的表达
传统文化便在当代土壤里扎下了活根
短短三天的假期收官
但非遗之火已在吉林大地燃起
中国吉林网 吉刻APP
记者 陈志文
摄影 张秋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