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色丰碑丨他倒下的地方,被更名为“光华镇” 吉网原创-第一新闻 赵鹏 3956985
血色丰碑丨他倒下的地方,被更名为“光华镇” 吉网原创-第一新闻 赵鹏 3956985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第一新闻 > 吉网原创

血色丰碑丨他倒下的地方,被更名为“光华镇”

2025-06-23 10:03      来源: 中国吉林网

1.png

  在抗战胜利80周年的历史坐标上

  一段忠魂往事

  正叩击着我们的心

  他31岁血染白山

  牺牲时妻子还怀着他们的第二个孩子

  他的儿女在54年后喊出的“爸”

  湿了所有人的眼睛

2.png

  血色的青春

  从木匠学徒到名将

  杜光华

  原名杜云生,又名杜永海

  1915年出生于四川省阆中县

  一个贫苦的农民家庭

  自幼吃糠咽菜,放牛割草,贫苦逾常

  15岁时到一个木工作坊当学徒

  每天从早到晚拼命地劳动

  过的却是牛马不如的生活

  他在心灵深处埋下了

  仇恨旧社会和反抗压迫的种子

  193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在长征途中

  杜光华当上了打旗兵

  后来又是机枪手

  他作战勇敢、机智灵活

  多次荣立战功

  抗日战争爆发后

  他在八路军一一

  五师三四三旅六八六团当连长

  1937年当平型关大战的炮火映红天际

  这个曾经的打旗兵已成长为八路军

  “模范连长”

  1944年部队进至长沙堡高家长沙南山附近

  他率部硬抗日伪军1500人

  这次战斗

  共毙敌120人,俘敌12人

  伤敌甚众,并缴获一批武器

  此后杜光华率部参加了讨伐

  大汉奸赵保原战役

  平西战役和古庄、小河子战斗

  以赫赫战果迎来了祖国的光复

3.png

  杜光华将军烈士墓

  白山松水的绝唱

  31岁的生命划出悲壮弧线

  1945年9月他挺进东北

  1946年7月任东北民主联军

  第四纵队第十师师长

  1946年12月

  “四保临江”战役打响后

  杜光华指挥四纵十师将士浴血奋战

  全力完成阻击打援任务

  配合三纵主力正面歼敌

  至1947年2月8日

  我军迅速取得了

  第一、二次临江保卫战的胜利

  国民党军两次进攻临江被挫败后

  仍想实现“先南后北

  南攻北守”的进犯方针

  于1947年2月13日又纠集

  近4个师的兵力

  向我临江地区发动第三次大规模进攻

  19日

  杜光华指挥

  四纵十师28团、30团一个营

  将从通化进犯至今大安乡水洞村之

  国民党二师一部驱逐

  21日8时

  四纵十师主力于通化县下四平一线分路

  向今光华镇长青村大龙爪沟攻击

  22日

  当三纵各师乘胜向今光华高丽城子附近

  915高地和杨木桥子之敌——

  国民党军91师攻击时

  杜光华率部将大龙爪沟一带西岔以西

  3个高地全部占领

  下午

  高丽城子之国民党军二师先后以6个营兵力

  在炮火掩护下向我四纵十师29团3营的

  大龙爪沟门阵地猛烈冲击

  妄图向南突围

  杜光华亲临前沿阵地指挥29团3营

  以排为单位奋勇杀敌

  经多次打击

  终将敌军击溃

  22日16时

  通化出援之敌国民党军195师583团两个营、585团一个营的兵力

  向我四纵十师阵地攻击

  同时

  国民党军91师主力

  向我大龙爪沟阵地571高地猛烈攻击

  我四纵十师指战员顽强地从两面抗敌

  使国民党军南北隔绝陷于绝境

  正当将敌军分割包围

  予以全歼

  就在这时

  一枚敌人的迫击炮弹在杜光华身旁爆炸

  这位英雄壮烈牺牲

  年仅31岁

4.png

  杜师长生前穿过的大衣

  

5.png

  杜光牺牲时穿着的大头鞋(顶部)

  将军倒下的地方

  已更名“光华镇”

  临江光华中学的琅琅书声

  正回应着他“光复中华”的誓言

  当我们凝视四保临江战役纪念馆里

  那张年轻的面庞

  只有一句话想对您说:

  这盛世,如您所愿!

  中国吉林网 吉刻APP记者 李易书 整理

  图片来源:白山市委宣传部

初审: 赵鹏   复审: 张彦梅   终审: 陈尤欣 吉网新闻热线:0431-82902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