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好人·引领风尚|教育热土“老黄牛” 三十余载耕耘不辍——记长春市二道区教师进修学校人事服务科科长黄本新 吉网原创-第一新闻 董蕾 3969763
吉林好人·引领风尚|教育热土“老黄牛” 三十余载耕耘不辍——记长春市二道区教师进修学校人事服务科科长黄本新 吉网原创-第一新闻 董蕾 3969763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第一新闻 > 吉网原创

吉林好人·引领风尚|教育热土“老黄牛” 三十余载耕耘不辍——记长春市二道区教师进修学校人事服务科科长黄本新

2025-08-11 10:32      来源: 中国吉林网

  在长春市二道区的教育沃土上,有这样一位深耕者:他扎根教育三十余载,从校园管理到人事服务,始终以“老黄牛”般的执着与奉献,在平凡岗位上书写着不平凡的教育答卷。他就是长春市二道区教师进修学校人事服务科科长黄本新,一位用行动诠释忠诚、用坚守践行使命的教育工作者。

  2025年第一季度,他被评为“吉林好人”,这份荣誉正是对他数十年如一日辛勤付出的最佳见证。

黄本新.jpg

  深耕教育一线,初心在肩使命在身

  黄本新,1969年1月出生,中共党员。从长春市第一外国语中学副校长到长春市第五十二中学党总支书记,再到2021年2月任职二道区教师进修学校人事服务科科长,他的教育生涯始终与“责任”二字紧密相连。多年来,吉林省学校后勤工作先进个人、长春市优秀教育工作者、第五批长春市教育科研型名校长、长春市专家型校长……一项项荣誉背后,是他对教育事业的满腔热忱与不懈坚守。

  “立身以立学为先,立学以读书为本”是黄本新常挂在嘴边的话。在他看来,党员干部的成长离不开学习,更要把读书当作工作责任与精神追求。调任人事岗位后,他深知人事工作关系教师切身利益,容不得半点马虎。为了吃透政策细节,他的办公桌上常年摆着《事业单位人事管理条例》《教师法》等法规汇编,遇到政策衔接的难点,他会逐字逐句比对文件,只为给教师群体一个准确的政策解读。

  实干诠释担当,细节处显为民情怀

  三十余年教育履历,黄本新早已练就“实干”本色。2008年担任副校长期间,他分管后勤工作时创新管理模式:推动总务处公布24小时值班电话,实行“首问责任制”,让师生诉求有人管、马上办。当时学校食堂面临食材采购流程繁琐、师生满意度不高的问题,他带头调研,走访周边12家食材供应商,制定出“透明化采购清单”,将食材价格、质检报告定期公示,同时设立“师生意见箱”,根据反馈调整菜品搭配。短短半年,膳食满意度从65%提升至92%,这一做法后来在全区中小学推广。

  调任人事服务科后,他更是把“服务”二字刻在心上。教师职称评定、工资调整、档案整理等工作琐碎繁杂,却直接关系教师的职业发展与生活保障。为了让基层教师少跑腿,他梳理出“人事业务一次性告知清单”,涵盖20余项常见业务的办理流程、所需材料和时限要求,缩短了基层学校人事干事业务办理流程,通过工作群推送给全区各校;针对退休教师办理手续不便的问题,他带领科室人员开展“上门服务”,两年间为76位退休教师上门办理养老金核算、档案移交等手续。

  2023年暑期,二道区开展教师岗位调整工作,涉及200余名教师的调动安置。为了确保公平公正,他连续三周加班到深夜,逐人核对任职年限、考核成绩等信息,制作出详细的“岗位匹配表”;面对部分教师对调整结果的疑问,他逐一接待,耐心解释政策依据,用数据说话,最终实现零投诉。有人劝他“差不多就行”,他却严肃地说:“每一个数据背后都是一位教师的付出,我们必须对得起这份信任。”

  坚守彰显本色,奉献点亮教育初心

  从校园管理者到人事服务者,身份在变,但黄本新对教育事业的赤诚从未改变。如今56岁的他,依然保持着每天提前半小时到岗的习惯,办公室的灯常常是进修学校最后熄灭的那一盏。同事们说:“黄科长就像一头不知疲倦的老黄牛,永远把工作放在第一位。”去年冬天,他因肺炎住院治疗,躺在病床上还通过电话指导科室完成年度教师考核汇总工作,出院第二天就赶回单位,说是“放心不下手头的事”。

  “能为教育事业多做一点事,就是我最大的幸福。”这是黄本新的心声,也是他三十余载教育生涯的真实写照。如今,这位教育热土上的“老黄牛”依然在自己的岗位上默默耕耘,用坚守与奉献,为二道区教育事业的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力量。

  中国吉林网 吉刻APP

  记者 王涛

  图片由长春市二道区委宣传部提供

初审: 董蕾   复审: 孙晓云   终审: 张彦梅 吉网新闻热线:0431-82902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