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藏家1.6亿拍得乾隆玉玺后失联了 吉刻-第一新闻 杨春红 2296055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第一新闻 > 吉刻

温州藏家1.6亿拍得乾隆玉玺后失联了

2017-01-01 | 来源: 大洋网

  大洋网讯 12月14日,一枚清乾隆“乾隆御笔之宝”玺在法国巴黎德鲁奥拍卖行被中国买家以超过1.6亿人民币的价格竞得,此新闻在全球拍卖市场都引起了不小的震动。但记者获悉,竞得此玉玺的中国买家,已经和法国拍卖行失联。使得此玉玺的竞拍再次成为“竞拍成功却不付款”的失败案例,令国人在海外市场拍卖的诚信问题再度凸显。

  据悉,拍得此枚玉玺的中国买家是温州商人杜圣博。他用手机远程“遥控”助理拍下这一玉玺,以1750万欧元成交价获得,加上佣金后2100万欧元,折合人民币超过1.6亿元。

  在竞拍成功之后,他曾经对媒体表示,目前打算将玉玺作为个人收藏,但如果有人愿意捐献这件拍品,他愿意以实际拍得的价格转手玉玺。

  但记者了解到,虽然拍得此枚玉玺,但杜圣博至今没有付款。著名藏家刘益谦透露,事实上,杜圣博在拍卖之后三天就和拍卖公司失联了。“这玉玺我原本打算出价500万欧参与竞拍的,这下好了,丢了脸不算,同时也毁了这件东西。也不知今后如何参与竞拍。”

  匡时拍卖董事长董国强表示,这种拍卖完了不付款的事情在海外市场层出不求,令国人的形象越来越差。有资深藏家也抱怨,这个事件会令所有中国买家集体躺枪,不仅会被有色眼睛看,以后将会要求付更多保证金。

  有数据显示,内地艺术品的所谓落搥成交并不靠谱,尤其是拍卖之后不付款已经成为困扰拍卖行成交结算的一大顽疾。2014年全球艺术品市场报告显示,尽管中国拍卖成交总额仅次于美国,但是100万元以上拍品结算率只有47%,重量级拍品交割更为缓慢甚至最终没有付款,拍卖呈现虚假繁荣。而现在,这种拍卖完之后不付款的坏毛病,已经随着中国买家传播到海外市场中去了。

  乾隆玉玺简介:

  这枚皇家御玺四周浅浮雕夔龙纹,印章上部巧雕九龙腾飞于祥云间追逐宝珠的生动造型。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九代表阳气最盛,而龙则寓意皇家至尊。事实上,明、清两代是中国印章文化的鼎盛时期。清朝十二位帝王中,无论质量数量,都以乾隆宝玺为最,其一生共制印玺1800余枚,其中佚失700余枚,1000余枚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

  早前报道:
  乾隆玉玺买家:如果有人想捐献 我可以1.6亿卖他
  这是一条引爆网络的消息。

  北京时间12月14日晚上8点,法国巴黎德鲁奥拍卖行精选之重器——清乾隆“乾隆御笔之宝”玺开拍,在经过多轮竞价之后,由中国神秘买家以1750万欧元成交价获得,加上佣金后2100万欧元,折合人民币超过1.6亿元。

  这个神秘买家是谁?钱江晚报记者多方求证后确定,正是资深古玩收藏家、温商杜圣博用手机远程“遥控”助理拍下了这一珍贵的玉玺。

  昨天,钱江晚报记者联系到了杜圣博本人。

  “千金难买心头好。对我而言,这样的拍品是无价的。”杜圣博说。

  乾隆玉玺在法国的拍卖现场

  此次拍卖的乾隆玉玺

  此次拍卖的乾隆玉玺

  温商手机越洋遥控喊价

  起拍50万欧元,1750万拿下

  “一开始的想法就是,不管多少代价都要拿下。”谈起此次成功拍下“乾隆玉玺”,电话那头的杜圣博难掩兴奋。

  这次拍卖经历,杜圣博说,这是他接触古玩这一行以来最激烈的一次,相当于一场“华山论剑”:

  “开拍前,需要押金5万欧元才能拿到一张手举牌。玉玺的起拍价为50万欧元,预估价在100万欧元以下,但在我和一些在场的其他收藏家看来,玉玺的收藏价值远远高出这个价格,所以在整场叫价中,大家对价格都是紧咬着不放。其中,最想得到这件拍品的,是几个欧洲人。

  我是以跳拍的方式进行的,别人喊50万欧元,我直接跳喊200万欧元,希望以此打乱对手的布局。

  中间有一度没有人加价了,我以为拍到了,结果在落槌的最后一刻,还是有买家出了更高价。当时我就想,一定要死磕到底。

  最终,我们一直咬到1750万欧元,才最终落槌。另外加上佣金,总计2100万欧元。”

  这一落槌,不仅敲出了历史上拍出的乾隆玉玺的最高价位,更是创造了福建寿山石的价格奇迹。

  网拍国外藏品再出手

  这套路杜圣博玩得很溜

  据相关媒体报道,这块玉玺原本由一个法国家庭拥有,这个家庭的先祖在19世纪末在海军担任医生,多次随军前往中国,估计在当时取得了玉玺。

  随后,玉玺一直保存在这个家族的手中。而根据德鲁奥拍卖行提供的资料,这位法国海军军官所收藏的日本绘画大师葛饰北斋的两幅作品“富岳三十六景”和“神奈川冲浪里”也同时拍卖。

  一个多世纪后,这块玉玺再次回到了中国人的手中。

  “这次真的圈内圈外都在关注,手机电话都爆了。”杜圣博告诉记者,自己买卖过这么多次,这的确是受关注最高的一次。“既然这个消息肯定藏不住,那我们不如勇敢地告诉全世界,很多人不敢拿,拿不了的东西,我们温州人可以。”

  其实,通过手机和网络在国外拍卖行远程“淘宝”对杜圣博来说已经是驾轻就熟。2003年开始,他就陆续通过“网拍”拍下国外的藏品再转手,而逐渐在国内的古玩界闯出了名号,业内人都称呼他为“豆芽哥”。

  “拍下乾隆玉玺,也是为了能给我们温州人在文化方面正正名。”1971年出生在苍南金乡的杜圣博,从小跟着家人在广州从事印刷生意,如今也打拼出自己的事业。

  现在杜圣博已经很少自己跑去国外,大都驻守在北京的大本营,而从国外拍卖、购买古董的工作,几乎都交给了杜圣博遍布在各个国家的助理和买手,“他们基本都是温州人,老乡之间彼此信任。”

  1.6亿元拍得玉玺,贵不贵

  他说:千金难买心头好

  几天来,杜圣博以1.6亿元的天价拍下乾隆玉玺,在网上引起了热议。有人说,这样的做法,可谓“为国争光”了,但也有行家表示,这样的价格,有些虚高了。

  在杜圣博看来,古玩收藏,一向都是“千金难买心头好”,“一件古董的价值不能单独以成交价格衡量,最主要是在于你对它的喜爱程度。”杜圣博说,“且不论背后的意义和故事,乾隆玉玺本身就非常漂亮,我是发自内心的喜欢。”

  “乾隆御笔之宝本身是国宝级的藏品。一件古董背后所蕴含的文化价值和故事,才是更吸引我们去拍下来的原因。”

  钱江晚报记者了解到,这枚皇家御玺四周浅浮雕夔龙纹,印章上部巧雕九龙腾飞于祥云间追逐宝珠的生动造型。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九代表阳气最盛,而龙则寓意皇家至尊。

  事实上,明、清两代是中国印章文化的鼎盛时期。清朝十二位帝王中,无论质量数量,都以乾隆宝玺为最,其一生共制印玺1800余枚,其中佚失700余枚,1000余枚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

  “虽然乾隆玉玺留下的数量并不算少,但各个玉玺,由于质地、作用的不同,价格也是明显不同的。”杜圣博说,前段时间,他也拍下过一块乾隆玉玺,花了30万欧元左右,“但相比这块,仅以当时的作用来说,差别也是很大的。”

  杜圣博说,这块玉玺也是他在拍卖行里拍下的最高价藏品,目前打算作个人收藏。“但在我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我很愿意将它拿出来捐献给国家。”杜圣博说,“如果有人想替我捐献这件拍品,我也很愿意以实际拍到的价格,转手给他。”


责任编辑: 杨春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