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媒眼中的吉林(2024.5.25)丨包揽第四届中国化学会终身成就奖 中国经济论坛在吉举办 央媒看吉林-第一新闻 王韬 3851534
央媒眼中的吉林(2024.5.25)丨包揽第四届中国化学会终身成就奖 中国经济论坛在吉举办 央媒看吉林-第一新闻 王韬 3851534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第一新闻 > 央媒看吉林

央媒眼中的吉林(2024.5.25)丨包揽第四届中国化学会终身成就奖 中国经济论坛在吉举办

2024-05-25 19:11      来源: 中国吉林网

  人民网首页、新华社客户端、中国日报网、中国新闻网、凤凰网等央媒报道我省包揽第四届中国化学会最高荣誉——董绍俊、徐如人获中国化学会终身成就奖。

  人民日报、人民网、中国经济周刊、凤凰卫视、凤凰网报道第十九届中国经济论坛在吉林市举办,聚焦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为推动高质量发展取得新成效贡献智慧力量。

  人民日报海外版、光明日报、新华网刊发图片新闻《黑土地水稻插秧》,报道吉林省各地农民抢抓农时,为实现丰产丰收打下基础;新华社客户端推出直播《2024吉林大米插秧文化活动周启幕》;CCTV-13新闻频道播发《在希望的田野上·三夏时节 吉林大安 科技手段助力改良 盐碱地变成米粮川》;央视新闻客户端推出直播《山区一亩双丰收 盐碱地变米粮川 看吉林农作新模式》,报道通化、大安分别通过科技手段,实现一亩双收;新华网刊发《延吉市机械化助力水稻插秧 2000公顷稻田绿意渐浓》。

  人民网、凤凰网推出直播,新华社客户端刊发图集,报道近日长白山天池冰层逐渐消融迎来“开冰季”,吸引大量游客前来观赏。

  我省包揽第四届中国化学会终身成就奖

  人民网首页、新华社客户端、中国新闻网、凤凰网等央媒报道近日中国化学会授予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研究员、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董绍俊和吉林大学博士生导师、中国科学院院士徐如人第四届中国化学会终身成就奖,并介绍两位院士长期以来所取得的研究成果。

  人民网

image.png

  人民网刊发《吉林省包揽!第四届中国化学会终身成就奖名单公布》《中国科学院院士徐如人荣获第四届中国化学会终身成就奖》。

image.png

  新华社客户端

image.png

  新华社客户端刊发《吉林两位科学家获中国化学会终身成就奖》。

image.png

  中国日报网

image.png

  中国日报网刊发《我省两位院士荣获中国化学会最高奖!》。

image.png

  中国新闻网

image.png

  中国新闻网刊发《吉林省两位院士荣获中国化学会终身成就奖》。

image.png

  凤凰网

image.png

  凤凰网刊发《吉林省两位科学家包揽中国化学会最高奖》。

image.png

  第十九届中国经济论坛举办

  5月25日至26日,第十九届中国经济论坛在吉林省吉林市举办,500多位政商学界嘉宾出席论坛。论坛聚焦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为推动高质量发展取得新成效贡献智慧力量。人民日报客户端、人民网、中国经济周刊微信公众号、凤凰卫视资讯台、凤凰网刊发相关报道。

image.png

  人民日报客户端刊发《第十九届中国经济论坛举办》。

image.png

image.png

  人民网刊发《新质生产力 发展新动能 第十九届中国经济论坛在吉林市举办》。

image.png

image.png

  中国经济周刊微信公众号刊发《新质生产力 发展新动能 第十九届中国经济论坛在吉林市举办》。

image.png

  凤凰卫视资讯台播发《第十九届中国经济论坛聚焦新质生产力》。

image.png

  凤凰网刊发《第十九届中国经济论坛在吉林市举办》。

image.png

  人民日报

image.png

  人民日报海外版、光明日报、新华网刊发图片新闻《黑土地水稻插秧》,以永吉县鑫丰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农民驾驶农机进行水稻插秧为例,报道吉林省各地农民抢抓晴好天气,以机械耕种为主、人工配合补种的方式组织实施插秧工作,为实现丰产丰收打下坚实基础。

image.png

image.png

  人民网、凤凰网推出直播《2024源起长白山·天池开冰季——视觉解暑拔拔凉》,报道5月25日网络直播2024源起长白山·天池开冰季的壮美景象。新华社客户端刊发相关报道。

image.png

image.png

  人民网播发《美!来露水河长白山国际狩猎场感受爽爽夏日吧》,视频展现露水河长白山国际狩猎场美景、游客感受爽爽夏日的场景。

  新华社

image.png

  新华社客户端刊发《新华社现场云直播:2024吉林大米插秧文化活动周启幕》,报道吉林省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开展2024年吉林大米插秧文化活动周,新华社现场云平台对活动进行全程现场直播,进一步提升吉林大米品牌知名度和影响力。

image.png

image.png

  新华社客户端刊发《白山江源松花石惊艳亮相第20届深圳文博会》,报道第20届文博会上,吉林展馆以“文华吉地 松花石韵”为主题,展出松花石非遗作品等五大类共计500多件作品,展现东北乃至全国最大的松花石产品集散地松花石文化产业的深厚底蕴。

image.png

image.png

  新华社客户端刊发《东北三省六校共同探索体育教育新模式》,报道首届“核心素养导向下体育教学新样态”研讨会暨东北三省六校体育名师工作室共同体成立仪式举行,来自全国多地的26个体育名师工作室和290余名体育教师参与其中,共同探讨体育教育的发展方向和创新路径。

image.png

image.png

  新华网刊发《延吉市机械化助力水稻插秧 2000公顷稻田绿意渐浓》。

image.png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

image.png

  CCTV-13新闻频道“新闻直播间”播发《在希望的田野上·三夏时节 吉林大安 科技手段助力改良 盐碱地变成米粮川》,报道吉林省目前完成水稻插秧总面积的一半,全省现有盐碱地等耕地后备资源670多万亩,以白城大安市盐碱地为例,通过科技手段助力改良,盐碱地变成了米粮川,同时通过稻鱼稻蟹综合种养,实现增产增收。

image.png

  央视新闻客户端推出直播《山区一亩双丰收 盐碱地变米粮川 看吉林农作新模式》,报道近年来,通化创新采用“菇粮间作”模式,利用农作物废弃物栽培食用菌并套种玉米,实现一亩双收;大安通过科技手段改良,让盐碱地变米粮川。

image.png

image.png

  央视新闻客户端刊发《吉·速报 | 长春“流动车管所”登门上牌》,报道长春车管所工作人员驾驶“车驾管流动服务车”上门送服务,走进车企现场为购车群众提供机动车临时行驶牌照签发和便捷车辆落籍服务,切实发挥车驾管部门助力企业运营发展职能,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

image.png

image.png

  央广网刊发《中国(吉林)第8批援萨摩亚医疗队载誉归国》、中国新闻网刊发《中国(吉林)第八批援萨医疗队累计服务16000人次》,报道由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8名骨干医生组成的第8批援萨摩亚医疗队结束为期一年的援外工作任务载誉归来,医疗队在萨摩亚工作期间共收治门诊患者16000多人次、先后三次捐赠药品和医疗器械,受到当地卫生部高度赞扬。

image.png

image.png

  国际在线刊发《文明邀约 延边用城市温度为旅游加热》,报道延边州各地加快改进和提升便民服务设施步伐,全力提供优质的涉旅服务,以城市温度迎接全国各地游客前来打卡,营造让游客放心、安心、舒心的消费环境,擦亮“大美延边”文旅品牌。

image.png

  中国新闻网

image.png

  中国新闻网刊发《以艺促教:长春一小学开剪纸课逾30年》,报道拥有76年历史、开展剪纸艺术32年并把剪纸艺术作为一门课程的长春市二道区腰十小学师生,将剪纸艺术与当代信息技术学科相结合、承担起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责任的事迹。

image.png

  中国吉林网  吉刻APP

  记者  晓吉

编辑: 王韬 吉网新闻热线:0431-82902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