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媒眼中的吉林(2025.7.6)丨非遗凝聚多元文化 “百年老街”激活城市记忆 央媒看吉林-第一新闻 郭龙 3960390
央媒眼中的吉林(2025.7.6)丨非遗凝聚多元文化 “百年老街”激活城市记忆 央媒看吉林-第一新闻 郭龙 3960390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第一新闻 > 央媒看吉林

央媒眼中的吉林(2025.7.6)丨非遗凝聚多元文化 “百年老街”激活城市记忆

2025-07-06 18:51      来源: 中国吉林网

  CCTV-1综合频道推出《<非遗里的中国>第三季吉林篇》,深度展现和解读吉林灿若繁星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精彩亮点和独特魅力。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多个栏目及平台、人民日报客户端、人民网首页、新华社客户端、经济日报客户端、中国日报网及视频号、中国新闻网、凤凰网报道7月5日,长春新民大街焕新归来,成为融合历史文化与现代生活的热门打卡地。央视新闻客户端、央广网、中国新闻网报道新民大街君子兰文化主题展正式启幕,用芬芳激活城市文化记忆,为老街焕新注入鲜活气息。

  新华社客户端推出《吉林化纤上半年销售收入增长29%》、经济日报客户端推出《上半年吉林化纤销售收入同比增长29%,产值增长17%》,报道吉林化纤碳纤维实现迅速增量,国际市场占有率和竞争力大幅提升,市场拓展顺利,替代进口显著。

  新民大街焕新开街

  人民日报

image.png

  人民日报客户端推出《吉林省长春市新民大街焕新开街:一条街的百年蝶变》、人民网首页推出《长春:历史文化街区活起来!火起来!》;推出《在历史文化街区中找寻“长春”风情》,报道长春新民大街历史文化街区焕新归来,为游客打开了了解长春的一扇窗;推出《“老地标”接下“新任务”:用心用情讲好“长春故事”》,报道长春历史文化博物馆迎来蝶变,成为外界了解北国春城的文化新视窗;推出《新民新业态 扮靓春城清爽仲夏》,报道各种旅游新产品、新场景、新业态,让新民大街这条近百年历史的文化街区焕发新姿。

image.png

  新华社

image.png

  新华社客户端推出《吉林首条中国历史文化名街——长春新民大街开街迎客》《长春“百年老街”新民大街正青春》《秀我中国|新民向新:这条街,好逛!》,报道7月5日,吉林省首条中国历史文化名街——长春市新民大街经过改造后开街迎客。沿街的历史建筑也陆续开放,让人们有机会走近历史,触摸历史,感知历史。此次改造在保护原有建筑风貌的基础上融入现代功能,打造集爱国教育、文化体验与休闲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街区。游客了解历史文化建筑的同时,享受便捷的现代文旅体验,感受“古今对话”的独特魅力。

image.png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

image.png

  央视新闻客户端推出《新民向新|君子兰绽放百年老街 长春举办君子兰文化主题展》、央广网推出《长春君子兰文化主题展启幕 以花为媒唤醒城市记忆》、中国新闻网推出《长春君子兰文化主题展启幕》,报道“新民大街君子兰文化主题展暨街区艺术生活季”7月5日正式启幕。这场以市花为核心的文化盛宴,不仅用芬芳激活了城市的文化记忆,更为老街焕新注入了鲜活气息。

image.png

image.png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环球资讯报道7月5日,长春市新民大街正式开街,通过改建博物馆、旅游设施更新、机关单位腾退、老字号+新锐品牌特色店铺引进等措施,全面提升新民大街的历史文化教育功能。

image.png

  央视新闻客户端推出《新民大街“活”化归来 街区变身开放“城市客厅”》,报道新民大街沿线的多处院落从“隐秘的角落”转变为“可进入的文化客厅”,打通了历史建筑和城市公共空间的区隔,成为市民游客休闲游玩的开放空间。

image.png

image.png

  央广网推出《新民大街历史文化街区盛装启幕长春文旅注入新活力》。

image.png

  经济日报

image.png

  经济日报客户端推出《长春新民大街历史文化街区正式开街》。

  中国日报网

image.png

  中国日报网视频号推出《长春新民大街焕新开街》、中国日报网推出《图集|长春新民大街惊艳开街》。

image.png

  中国新闻网

image.png

  中国新闻网推出《长春历史文化博物馆正式开馆 以“街·城·人”勾勒城市记忆》《长春新民大街焕新开街》《长春新民大街焕新开街:展示抗争与发展史》,报道长春历史文化博物馆常设五大主题展览,以“一条街、一座城、一群人”为主线,通过街区建筑、城市发展史、援建精英群体等多元视角,立体呈现长春的历史文脉与人文精神。

image.png

  凤凰网

image.png

  凤凰网推出《凰家观察|从工业长子到文旅秀带:长春历史文化名城的破圈与振兴动能》。

image.png

  新华社

image.png

  新华财经客户端推出《吉林化纤上半年销售收入增长29%》、经济日报客户端推出《上半年吉林化纤销售收入同比增长29%,产值增长17%》,报道吉林化纤碳纤维实现迅速增量,国际市场占有率和竞争力大幅提升,市场拓展顺利,替代进口显著。

image.png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

image.png

  CCTV-1综合频道推出《<非遗里的中国>第三季吉林篇》,带领观众深度感受吉林省非遗的精彩亮点和独特魅力,包括55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433项省级非遗项目,其中2项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展现吉林这片沃土历经岁月的淘洗,将多元文化交融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悉心守护,凝聚成了民族精神的生动印记。

image.png

  CCTV-10科教频道“探索·发现”推出《舒兰寻金》,报道我省考古工作者对舒兰市一座金代古墓群开展发掘和保护工作。

image.png

  CCTV-13新闻频道“新闻直播间”播发《吉林靖宇 抗联精神铸魂 奏响乡村振兴新乐章》、央视新闻客户端推出《抗联密营变“蓝莓之乡” 靖宇县红色基因催生近3亿产业链》,报道吉林省靖宇县因英雄杨靖宇得名,这片红色热土探索出“红色基因铸魂、绿色产业赋能”的发展路径,让抗联精神在乡村振兴中焕发新生机。

image.png

  CGTN、“新闻进行时”推出《辽源旧矿区改造成紫色花海》,报道辽源市将近两年来因采矿而被遗弃的土地进行生态修复,打造成近10万平方米花海,吸引了众多市民和游客前来观光。

image.png

  央视新闻客户端推出《吉速报|第一届武术套路亚洲杯、第二届武术散打亚洲杯开赛》、中国新闻网推出《第一届武术套路亚洲杯开赛 中国队五金领跑》,报道7月5日,第一届武术套路亚洲杯、第二届武术散打亚洲杯在松原市举行,吸引来自亚洲20个国家和地区的171名运动员参赛,中国选手高浩楠在同组8名选手的激烈角逐中,以总分9.786分获得该项目的冠军。

image.png

image.png

  央视新闻客户端推出《希望的田野|吉林大安:沙土地里摘 “金果” 黄菇娘铺就致富路》,报道盛夏时节,白城市大安市红岗子乡的黄菇娘迎来丰收。作为当地特色产业,黄菇娘不仅为村民带来增收希望,更成为推动乡村振兴的“金色动能”。

  光明日报

image.png

  光明日报推出《东北师范大学:唱响毕业季“最后一课”》,报道毕业季里,东北师范大学大型原创音乐剧《江格尔》精彩上演,成为毕业生沉浸式感悟民族精神和文化底蕴的一堂思政课。

image.png

  中国吉林网 吉刻APP

  记者 晓吉

初审: 郭龙   复审: 张彦梅   终审: 陈尤欣 吉网新闻热线:0431-82902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