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媒眼中的吉林(2025.8.6)丨“清凉经济”火热一夏 “风光氢储”多元并进 央媒看吉林-第一新闻 赵新 3968359
央媒眼中的吉林(2025.8.6)丨“清凉经济”火热一夏 “风光氢储”多元并进 央媒看吉林-第一新闻 赵新 3968359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第一新闻 > 央媒看吉林

央媒眼中的吉林(2025.8.6)丨“清凉经济”火热一夏 “风光氢储”多元并进

2025-08-06 18:52      来源: 中国吉林网

  CCTV-2财经频道播发《清凉消费如何爽起来?》、央视财经客户端推出《“清凉经济”火热一夏 滑雪场、溶洞……解锁避暑新玩法》,报道我省依托夏季全域平均温度22℃、森林覆盖率超45%的清凉资源吸引游客,打造出文旅新场景;CCTV-13新闻频道、央视网报道盛夏时节,蛟河市插树岭峡谷漂流迎来客流高峰,带动周边乡村旅游发展。

  CCTV-13新闻频道播发《吉林珲春 两项出入境权限落户 一次性护照一天可办》,报道审批签发与制作符合边境游护照和受理签发外国人签证证件两项出入境事权正式落户珲春,一次性旅游有效护照实现一日办结。经济日报整版推出《流量焦虑,边城文旅“破圈”靠什么——来自吉林省珲春市的调查》,报道珲春市抢抓边境游契机,整合各类文旅资源,以便捷的通关措施、文旅商贸的多元化让珲春市“破圈”成为 “网红城市”。 

  人民日报推出《吉林省吉林市90后护鸟人王婷婷 让长白岛的鸟儿自在栖息》,讲述吉林市长白岛护鸟人任建国和90后外甥女王婷婷两代人接力护鸟的故事。

  中国新闻网推出《白山松水育出绿色能源 吉林推动“风光氢储”并进》,报道上半年,我省水电、风电、光伏发电、生物质和垃圾发电等可再生能源装机3120.53万千瓦,同比增长15.79%,体现全省能源结构实现“风光氢储”多元并进的强劲态势。

  人民日报

image.png

  人民日报推出《吉林省吉林市90后护鸟人王婷婷 让长白岛的鸟儿自在栖息》,报道吉林市90后王婷婷,接过曾在长白岛守护鸟类20多年姨父的接力棒,守护鸟儿家园的故事。

image.png

  人民网推出《人民城市为人民 | 长春:“推窗见绿” 家住森林里》,报道长春市秉承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加速推动森林城市建设,实现“推窗见绿、出门是园”,让绿色景观无缝融入城市生活。截至目前,长春已有365个口袋公园遍布城市角落,城市建成区绿地率达40.71%,绿化覆盖率43.71%,较5年前分别增长11.5%和5.3%。

image.png

  新华社

image.png

  新华社客户端推出《吉林蛟河法院:“四个+”调解赋能石材产业提速发展》,报道吉林市蛟河法院天岗法庭创新推出“法庭+商会”“法庭+工会”“法庭+行管”“法庭+专家”的“四个+”调解工作法,用司法智慧为当地石材产业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法治保障。

image.png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

image.png

  CCTV-2财经频道“经济半小时”播发《清凉消费如何爽起来?》,其中半期节目通过展现吉林市雪场、长白山漂流、长春历史文化街区,集安边境游等地游客游玩的热闹景象,报道吉林省夏季全域平均温度22℃、森林覆盖率超45%,依托大自然馈赠的凉资源,引来游客观日出、赏雾凇、滑雪场里清凉不重样,让凉资源活起来,清凉底色催热乡村产业,打造出文旅新场景和新卖点。

image.png

  CCTV-13新闻频道“新闻直播间”播发《吉林珲春 两项出入境权限落户 一次性护照一天可办》,报道经国家移民管理局批复同意,审批签发和制作符合边境游护照和受理签发外国人签证证件两项出入境事权正式落户珲春国际合作示范区,原来需5个工作日办取的一次性旅游有效护照现今实现一日办结,其中符合紧急条件的申请人最快一小时办结,边境旅游产业也将迎来新气息。

image.png

  CCTV-13新闻频道“朝闻天下”播发《加强田间管理 为农户排忧解难》,其中报道吉林秋粮播种面积达9300多万亩,进入主汛期以来,吉林加强沟渠治理,以县为单位逐村逐地块摸清农田积水受淹风险,新整治沟渠3.06万公里,有效提升渍涝灾害防御能力。双辽市多措并举加强田间管理,水稻长势总体平稳。

image.png

  CCTV-13新闻频道“新闻直播间”播发《吉林蛟河 泼水狂欢清凉一“夏” 峡谷漂流迎客流高峰》,报道盛夏时节,蛟河市插树岭峡谷漂流迎来客流高峰。清澈的山涧水、刺激的漂流体验以及完善的配套服务,吸引了大批游客前来避暑游玩,带动周边乡村旅游发展。

image.png

  央视财经客户端推出《“清凉经济”火热一夏 滑雪场、溶洞……解锁避暑新玩法》,报道吉林省依托夏季全域平均温度22℃、森林覆盖率超45%的“凉资源”,各地滑雪场探索从“冬季爆款”向“四季常青”跨越的创新运营模式,打造出文旅消费的新场景、新卖点。

image.png

  央视网推出《各地文旅“打开方式”花样翻新 不断激发“夏日经济”消费新活力》,其中报道吉林蛟河市插树岭峡谷漂流迎来客流高峰,吸引了大批游客前来避暑游玩,带动了周边乡村旅游发展。今年1-7月份,蛟河市旅游接待人数超76万人次,同比增长48.35%。

image.png

  央视新闻客户端推出《希望的田野|吉林洮北:鲈鱼迎来生长关键期》,报道白城市洮北区引进的首批养殖鲈鱼迎来生长关键期、长势良好,上市后不仅能够丰富本地水产品市场,还能为农户带来可观经济收益。      

image.png

  人民政协报

image.png

  人民政协报推出《激活创新 吉林“蝶变”——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促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调研综述》,报道近期全国政协经济委调研组赴吉林省实地调研走访,通过探访中国一汽、长光卫星等头部企业创新赋能提升产业链韧性效率、 供给提质探路要素市场化改革的成效,以及吉林化纤、长白山人参等产业,感受到吉林省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的坚定信心与务实步伐、当地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创新活力。

image.png

  经济日报

image.png

  经济日报整版推出《流量焦虑,边城文旅“破圈”靠什么——来自吉林省珲春市的调查》,报道近年来珲春市抢抓边境游契机,通过整合各类文旅资源、借助G331沿边开放旅游大通道建设机遇,吸引游客打卡国门、边境徒步、自驾游;通过便捷的通关、文旅商贸业态的多元化推动跨境游出圈;通过深度挖掘文化资源、物产资源优势,打造了一批全新景区景点,夯实了文旅产业基础 ,让珲春市“破圈”成为东北亚地区的“网红城市”。

image.png

  中国新闻网

image.png

  中国新闻网推出《白山松水育出绿色能源 吉林推动“风光氢储”并进》,报道截至6月底,吉林省发电装机容量4880.94万千瓦,同比增长9.62%。其中水电、风电、光伏发电、生物质和垃圾发电等可再生能源装机3120.53万千瓦,同比增长15.79%,体现吉林省能源结构实现“风光氢储”多元并进、资源优势持续转变为绿色动能的强劲态势。

image.png

  工人日报

image.png

  工人日报推出《吉林长春:“素质拓展+托管看护”惠及千余职工子女》,报道自2022年起,长春市总工会依托工人文化宫打造集“素质拓展+托管看护”于一体的服务模式,至今已惠及职工子女千余人,让职工无后顾之忧地投入工作。

image.png

  大公报

image.png

  大公报推出吉林诗人任白的文艺评论《内在的远方》。

image.png

  中国吉林网 吉刻APP

  记者 晓吉

初审: 赵新   复审: 张彦梅   终审: 朱宝明 吉网新闻热线:0431-82902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