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举旗帜牢记嘱托 踔厉奋发勇毅前行 奋力谱写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吉林精彩篇章 省内新闻-吉林新闻地图 鞠华军 3596296
有思想 / 有温度 / 有品质
高举旗帜牢记嘱托 踔厉奋发勇毅前行 奋力谱写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吉林精彩篇章 省内新闻-吉林新闻地图 鞠华军 3596296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第一新闻 > 吉林新闻地图 > 省内新闻

高举旗帜牢记嘱托 踔厉奋发勇毅前行 奋力谱写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吉林精彩篇章

2022-06-27 01:09 | 来源: 吉林日报

  (二)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习近平总书记要求吉林,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争当现代农业建设排头兵。必须把“三农”工作重心历史性转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坚持党政同责、五级书记抓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保障好农产品等初级产品供给,牢牢守住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不发生规模性返贫两条底线,促进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

  坚决扛稳国家粮食安全重任。启动实施“千亿斤粮食”生产工程,力争到2030年前,实现粮食综合生产能力达到1000亿斤,为确保国家口粮绝对安全、谷物基本自给作出吉林贡献。坚持藏粮于地、藏粮于技,严守耕地保护红线,集聚现代生产要素,实施农业机械化提升行动,持续推进高标准农田、黑土地保护工程建设,开展盐碱地等耕地后备资源综合利用试点,加快大中型灌区续建与现代化节水改造,扩大大豆生产,深化“黑土粮仓”科技会战,推广“梨树模式”等保护性耕作技术,强化现代农业基础支撑。加快农业大数据中心、数字农业云平台建设,让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成为农业现代化的新特征。促进“育繁推”一体化,培育现代种业龙头企业,建设成为“国家北方种子基地”。严格落实党政同责和粮食安全省长责任制、“菜篮子”市长负责制,确保重要农产品稳定供给。

  深入推动乡村产业振兴。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农产品及其深加工和食品细加工产业为重点,打造全国人民的粮仓肉库、中央厨房。精心做好“农头工尾”“粮头食尾”“畜头肉尾”大文章,加快建设玉米水稻、杂粮杂豆、人参、梅花鹿等“十大产业集群”,促进农村三产融合发展,深入实施“秸秆变肉”暨千万头肉牛等重大工程,持续打造系列“吉字号”食品肉品著名品牌,着力发展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加快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高水平打造国家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长吉接合片区,规划建设一批各具特色、富有活力、宜居宜业的现代化县城。大力发展县域经济和农村经济,支持具有资源、交通等优势的县城发挥特色特长,培育壮大特色经济和支柱产业,促进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联动发展。

  坚决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紧盯农村困难群体和低收入群众,健全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让脱贫群众生活更上一层楼。把促进脱贫县加快发展作为主攻方向,继续支持产业扶贫、光伏扶贫、旅游扶贫等项目,补齐技术、设施、营销等短板。加大对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和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区支持力度。大力发展乡村旅游、生态农业、农村电商,不断丰富乡村业态,拓宽农民收入渠道。持续开展乡村振兴人才职称评审,积极引导大学生回乡推动农村“三产”融合发展,培养更多爱农业、懂技术、善经营的新型职业农民,让农民成为有吸引力的职业。

  扎实稳妥推进乡村建设。坚持乡村振兴为农民而兴、乡村建设为农民而建,坚持自下而上、村民自治、农民参与,科学编制实用型村庄规划,保护传统村落,留住文化根脉。尊重农民意愿、因地制宜推进“宜居农房”建设。以垃圾污水治理、厕所革命、村容村貌提升为重点,接续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建设宜居宜业美丽乡村。推进“四好农村路”高质量发展和城乡交通运输一体化,完善水网、电网、通信网等设施,逐步使农村具备基本现代生活条件。

  加强和改进乡村治理。健全党组织领导的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持续排查整顿软弱涣散村党组织,抓好“五星级”乡村党组织创建。发挥驻村第一书记和工作队抓党建促乡村振兴作用。坚持塑形与铸魂相结合,深化移风易俗,丰富文化生活,推动形成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县级以上文明乡镇和文明村分别达到75%、60%。推进平安法治乡村建设,抓好非法宗教治理,提高农村居民安全感。

  深化农村综合改革。做好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30年工作。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推动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抓好梨树全国农村改革试验区建设。稳妥推进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依法保障进城落户农民土地承包权、宅基地使用权和集体收益分配权。推广农村数字普惠金融模式,支持四平市申建国家普惠金融改革试验区。推行村党支部领办合作社,发展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实施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提升行动,推动农民合作社和家庭农场由数量增长向量质并举转变。

  (三)加快生态强省建设,厚植吉林发展亮丽底色。优良的生态是吉林突出优势和发展底色。习近平总书记要求吉林,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保护生态和发展生态旅游相得益彰。我们要忠实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推动绿色发展,筑牢生态安全屏障,以良好的生态环境增进人民福祉,为共建清洁美丽中国作出更大贡献。

  科学有序推进碳达峰碳中和。抓住“十四五”碳达峰关键期、窗口期,坚持节约优先、双轮驱动、内外畅通、防范风险的原则,先立后破、通盘谋划,着力发展绿色能源、培育新动能,确保如期实现“双碳”目标,决不搞“碳冲锋”、“一刀切”、运动式“减碳”。建立政策保障体系,统筹抓好节能降碳提效、绿色低碳循环、绿色生活创建。严把“两高”项目准入关口,推进工业领域绿色化改造,推广应用绿色低碳技术、工艺和装备,推动煤炭和新能源优化组合。落实新增可再生能源和原料用能不纳入能源消费总量控制政策,推动能耗“双控”向碳排放总量和强度“双控”转变。用好绿电园区载体,建设一批数据灾备中心和载能产业。加快森林“水库、粮库、钱库、碳库”建设,启动林草碳汇交易试点,提升生态碳汇能力。

  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以更高标准守护好吉林蔚蓝的天空、清澈的河水、秀美的山川、碧绿的林草,努力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开展细颗粒物和臭氧协同控制行动,统筹推进燃煤锅炉、柴油货车等重点污染源治理。坚定推进秸秆全域禁烧,提升秸秆“五化”利用水平。深入开展“两河一湖”等重点流域污染治理,切实加强水源地保护。加快补齐城乡污水收集处理基础设施短板,基本消除县级以上城市建成区黑臭水体。实施土壤环境质量巩固提升行动,持续推进受污染地块安全利用和管控修复。

  高标准筑牢生态安全屏障。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冰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构建“两屏两廊”生态安全格局。深入开展第三个十年绿美吉林行动,实施东北森林带、北方防沙带、长白山森林植被恢复等重大生态工程。加快推进万里绿水长廊、查干湖水生态修复与治理试点、引嫩入白扩建等重大水利工程建设,提高调水蓄水能力。统筹推进林草湿生态连通工程,加强向海、莫莫格等国际重要湿地保护修复。强化生态保护理念,敬畏历史、敬畏文化、敬畏生态,在城乡建设中最大限度保护好文脉传承和古树大树。

  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积极创建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支持长春市创建国家绿色金融改革试验区,促进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抓好国家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市、省级生态示范县市试点,支持白山市建设践行“两山”理念试验区。稳步推进以东北虎豹国家公园为主体的保护地体系建设,严格管控保护地内非生态活动,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完善生态补偿和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加强系统监管,深化河长制、湖长制、林长制、田长制,建立最严格的生态环境司法保护机制。

首页 上一页 123456789下一页尾页
编辑: 鞠华军 吉网新闻热线:0431-82902222